公司电磁屏蔽及绝缘材料下游应用领域持续拓宽,进军复合铜箔开启第二成长曲线。进入2023 年,公司传统业务下游应用正逐步拓展至智能手机及智能穿戴设备领域,新能源汽车相关订单亦进入放量阶段,公司业绩正逐季改善。同时,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公司已将磁控溅射+电镀核心技术应用至复合铜箔等高端新型材料领域,未来将形成“电磁屏蔽+复合铜箔”双轮驱动模式。鉴于公司新产品线开拓较为顺利,复合铜箔产能计划于2024 年逐步释放,参考可比公司估值水平,我们审慎给予公司2023 年35 倍PE,维持目标价24 元,维持“买入”评级。
23Q2 公司业绩环比显著改善,业务拓展效果初现。2023 年8 月17 日,公司发布2023 年半年报,23H1 公司实现营收1.27 亿元(YoY -37.58%),归母净利润0.53 亿元(YoY -42.24%)。其中,23Q2 公司实现营收0.80 亿元(QoQ+67.16%),归母净利润0.34 亿元(QoQ +74.39%),公司23Q2 业绩环比明显改善主要系:1)PC 行业在23Q2 出现回暖信号,我们认为全球PC 和平板电脑出货量或将在2024 年反弹。根据IDC 数据,23Q2 全球PC 出货量接近6200万台,环比+8%,其中苹果电脑出货量为5300 万台(YoY +10%,QoQ +30%);2)公司逐步将传统业务应用场景拓展至智能手机及智能穿戴设备,并积极探索新能源汽车及复合铜箔领域,公司业务拓展成效初现,有望进入新增长周期。
磁控溅射+电镀技术积淀深厚,积极布局复合铜箔等新型高端材料。公司掌握多项核心技术,包括卷绕式真空磁控溅射及复合镀膜技术等。凭借技术同源,公司逐步将产品线拓展至高端新型材料:1)在消费电子领域积极研发极薄EMI屏蔽膜、5G 高频用挠性覆铜板、超薄两层挠性覆铜板、纳米石墨铜、可剥离铜箔等材料;2)在新能源领域积极推进复合集流体研发生产,根据公司规划,首座“细胞工厂”计划在2023 年完成建设、2024 年实现达产运营,全部工厂及产线将于2027 年完成建设,最终形成2.38 亿平方米复合铜箔的产能规模。我们认为短期公司将形成“电磁屏蔽+复合铜箔”双轮驱动模式,长期将持续在高端新型材料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力争改变海外厂商在消费电子领域关键材料的主导地位。
公司股权激励方案落地,利润考核彰显公司信心。公司为进一步建立健全长效激励机制,保持核心团队稳定性并充分调动公司员工积极性,决定对公司核心员工进行股权激励。2023 年6 月,公司向114 人以9.3 元/股的价格首次授予424 万股,以各年度净利润为标准进行考核,目标设置为2024/25/26/27 年集团净利润达到2.8/3.7/5.1/6.6 亿元。我们认为本次股权激励充分彰显了公司对于未来成长的信心:1)随着PC 以及平板电脑库存水平逐步降低,2020 年远程办公催生的电子设备需求即将迎来换机周期,公司电磁屏蔽以及绝缘材料市场需求将企稳回升;2)公司传统业务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穿戴设备和智能手机领域进展顺利,传统业务规模有望较快增长;3)公司复合铜箔“细胞工厂”正加速建设,产能有序释放将打开公司成长空间。
风险因素:对终端客户存在重大依赖风险;对笔记本电脑市场需求存在重大依赖风险;全球PC 出货量回暖不及预期风险;产品结构变化导致毛利率下滑的风险;项目建设进度、产能消化不及预期风险;新领域应用拓展不及预期。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23Q2 全球PC 出货量出现回暖信号,我们认为全球PC 和平板电脑出货量或将在2024 年反弹。同时,随着公司消费电子下游应用逐步拓展至智能手机和智能穿戴设备,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磁屏蔽和散热材料逐步放量,我们认为公司业绩有望逐季改善。公司将形成“电磁屏蔽+复合铜 箔”双轮驱动模式,首座复合铜箔“细胞工厂”计划在2023 年完成建设、并自2024 年起实现达产运营。考虑到高端消费电子材料以及新能源汽车产品线开拓较为顺利,复合铜箔产能料将于2024 年起逐步释放,我们上调公司2023/24/25年EPS 预测为0.67/0.99/1.31 元(原预测值为0.67/0.95/1.13 元)。参考可比公司当前平均估值水平(方邦股份、飞荣达、中石科技、世华科技2023 年Wind一致预期PE 约为45x),考虑到公司业绩仍处于修复阶段,我们审慎给予公司2023 年35 倍PE,维持目标价24 元,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