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发布2022 年年度报告业绩,收入5.18 亿元,同比+8.17%,归母净利润1.21 亿元,同比+19.56%,扣非净利润1.10 亿元,同比12.37%。公司深耕汽车尼龙管领域,在技术、工艺、成本等方面具有优势,已成为“大众系”重要供应商。在汽车轻量化趋势下,尼龙管有望替代橡胶管和金属管,公司新能源汽车客户开拓顺利,有望受益于行业的快速发展。继续推荐,维持“买入”评级。
事件:公司公告 2022 年年报,收入 5.18 亿元,同比+8.17%;归母净利润 1.21亿元,同比+19.56%;扣非净利润 1.10 亿元,同比+12.37%。对此,点评如下:
收入高增,净利率创新高。2022 年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5.18 亿/1.21 亿/1.10 亿元,全年净利率为 23.40%,扣非净利率为21.24%。第四季度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 1.26 亿/0.33 亿/0.27 亿元,净利率为26.16%,环比+1.13pcts,扣非净利率为 21.33%。分产品来看,冷却系统连接管路收入高增,同比提升63.35%,且该产品毛利率为41.11%。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有所上升,我们认为主要由于开拓业务,相关人员薪酬及差旅费上涨所致。财务费用有所下降,我们认为主要由于本期利息收入较多所致。
公司深耕汽车尼龙管路,绑定“大众系”客户。公司自2009 年开始经营汽车尼龙管,是少数进入合资汽车供应链的国产厂商,多年来在材料工艺方面持续创新,拥有大量知识产权。2009 年开始公司与“大众系”客户展开合作,在此基础上,2017 年公司逐步开发新能源汽车及高端汽车品牌市场,目前已通过宁德时代合格供应商认证,并与宝马汽车逐步开展项目合作。2022 年公司成功开发大众安徽、理想新晨、欣旺达等新能源主机厂商、汽车零部件厂商及动力电池厂商等新客户。
汽车轻量化促进尼龙管用量提升。由于尼龙管在轻量化、安装便捷性和成本等方面具有优势,大众在燃油车发动机的换代升级中加大了尼龙管的使用量,新能源汽车企业也有望增加尼龙管的使用量,我们认为未来尼龙管有望替代橡胶管和金属管,成为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管路中价值量占比最高的材料。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14 年平均单车使用改性塑料为123 千克/辆,2020 年增加至171 千克/辆,该机构预计到2026 年汽车单车改性塑料使用量将增长至210 千克/辆。
深度配套大众,技术和综合优势明显。公司进入大众供应链体系,充分体现了公司在技术、生产、质量等全方位的优势。从技术和工艺角度看,1)在管路成型方面,公司掌握蒸汽成型、水辅注塑成型等核心技术工艺,通过对温度、压力、时间的精准控制,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厚薄不均匀制品的成型;2)在管路密封方面,公司根据不同产品掌握多种核心技术工艺,例如激光焊接、超声波焊接等,能够解决以往整体注塑的瓶颈,保证良好的密封性能,减少其受到冲击造成损坏的概率,提高管路整体安全性。
新能源汽车客户开拓顺利,有望带来业务增量。公司产品在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空调及热泵、散热器等散热及制冷单元内部或单元之间应用,目前在大众、零跑、PSA、Volvo 等新能源车型上实现电池冷却管、电机冷却管、连接件等产品配套。截至2022 年底,公司已获得57 项新能源车型的冷却系统管路或连接件产品定点信,未来有望开拓更多客户带动业务增长。
2022 年新能源定点项目公司预计销售收入占 2022 年全部定点项目预计销售收入的比例为 84.80%。
风险因素:大众系车型销量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行业增长不及预期;新技术 替代公司尼龙管技术;原材料供应价格波动;公司新客户开拓不及预期。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深耕汽车尼龙管领域,在技术、工艺、成本等方面具有优势,已成为“大众系”重要供应商。在汽车轻量化趋势下,我们认为尼龙管有望替代橡胶、金属管,公司积极开拓新能源汽车客户,有望受益于行业的快速发展。考虑到大客户销量潜在下滑,我们下调公司2023-2024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45/1.64 亿元(原预测为1.71/2.57 亿元),并新增2025 年收入和利润预测分别为9.18/1.88 亿元,参考可比公司(川环科技、三花智控、拓普集团)2023 年wind 一致预期估值为21xPE,考虑到公司在尼龙管领域的龙头地位,给予2023 年32 倍PE,对应目标价52 元,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