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H1 公司实现营收2.55 亿元(YoY-3.2%),归母净利润6,890 万元(YoY+2.2%);23Q2 实现营收1.04 亿元(YoY+8.5%),归母净利润592 万元(YoY-22.1%),主要系商圈大屏投入期利润释放滞后。考虑到公司城市商圈裸眼3D 大屏业务释放节奏仍有不确定性,我们下调公司评级至“增持”。
23H1 商圈大屏尚处投入期,影响利润释放。23H1 公司实现营收2.55 亿元(YoY-3.2%),主要系广告主高铁媒体投放恢复较缓;实现毛利率41.2%(YoY-6.9pcts),主要系户外大屏媒体业务投入期成本开支较大;实现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19.0%/3.8%/1.6%(YoY-3.9/+0.6/-0.7pct);实现归母净利润6,890万元(YoY+2.2%),对应归母净利率27.0%(YoY+1.4pcts)。其中,23Q2公司实现营收1.04 亿元(YoY+8.5%);归母净利润592 万元(YoY-22.1%),对应归母净利率5.7%(YoY-22.1pcts),主要系商圈大屏投入期利润释放滞后。
根据国家铁路局数据,23H1 全国铁路客运量同比回暖;7 月全国铁路客运量4.09亿次(YoY+80.9%,MoM+25.2%)。公司作为高铁客运站媒体龙头,业绩与铁路客流量具有一定相关性,持续关注暑期、中秋、国庆等重要节假日以及商务出行需求恢复带动公司高铁媒体业务复苏。
高铁站点数持续扩张,屏幕结构逐步优化。23H1 公司高铁媒体业务实现营收2.47 亿元(YoY-6.22%),毛利率49.8%(YoY+0.5pct)。点位数方面,截至23H1 末,公司已签约铁路客运站574 个(相较2022 年末+5 个),运营铁路站点470 个(其中高铁/普通站分别为452/18 个,相较2022 年末+15/-5 个),站点结构持续向高铁站优化,运营铁路站点中高铁站占比超过96%。屏幕数方面,截至23H1 末,公司运营5,418 块数字媒体屏幕(其中数码刷屏机/电视视频机/LED 大屏分别4,699/655/64 块,相较2022 年末+79/-192 /+0 块)。公司屏幕结构向曝光效果更佳的数码刷屏机倾斜,长期有望提升广告效果与定价。
积极开拓3D 裸眼大屏业务,关注“第二增长曲线”业绩兑现。23H1 公司户外大屏媒体业务实现营收830.1 万元(YoY+1,605.3%),毛利率-212.6%(YoY+342.0%),主要系2023 年6 月新投放成都、重庆两地大屏的成本开支较大。
根据公司公告,截至2023 年6 月,公司已成功于广州(1400 平方米,22 年投放)、太原(550 平方米,22 年投放)、贵阳(1536 平方米,23 年1 月投放)、成都(1505 平方米,23 年6 月投放)、重庆(1836 平方米,23 年6 月投放)等城市核心商圈打造裸眼3D 高清大屏并投入试运营状态,深度发力AI 等数字内容制作领域,吸引迪奥、蒂芙尼、百事可乐等知名广告主投放。公司3D 裸眼大屏业务尚处投入期,利润释放节奏仍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持续关注商圈大屏的落地和盈利进展,以及线下消费需求恢复对城市核心商圈营销场景的利好。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波动风险;下游行业景气度降低风险;高铁媒体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媒体资源使用权采购价格大幅度上涨风险;进入城市商圈大屏进度及表现不及预期风险。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认为公司受益于占据全国范围优质点位带来的竞争壁垒,细分领域龙头地位稳固。考虑到公司城市商圈裸眼3D 大屏业务释放节奏仍有不确定性,我们下调公司2023~24 年收入预测至6.23/8.09 亿元(前预测值为7.74/9.66 亿元),新增2025 年收入预测为10.00 亿元;下调公司2023~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2.09/3.15 亿元(前预测值为3.04/3.96 亿元),新增2025年预测为4.13 亿元,公司当前股价对应2023~25E PE 为30x/20x/15x。估值方面,参考可比公司梯媒龙头分众传媒近5 年来的估值中枢(Forward PE~22x),考虑到公司3D 裸眼大屏业务将于2024 年进入稳定运营期,给予公司2024E 目标PE 22x,对应目标价24 元/股。考虑到公司3D 裸眼大屏业务利润释放节奏仍有不确定性,我们下调至“增持”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