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深耕人造金刚石行业十余年,三核主营驱动发力。公司成立于2010年,目前已形成金刚石单晶、金刚石微粉、培育钻石三大核心产品体系,产品结构丰富,协同效应明显。其终端应用领域广泛覆盖建材石材、勘探采掘、机械加工、清洁能源、消费电子、半导体等行业,公司在线锯用微粉以及IC芯片超精加工用特种异型八面体金刚石尖晶、超细金刚石单晶、高品级大颗粒培育钻石等特种金刚石产品细分市场具备领先优势。
产品质量突出,营收净利大幅增长。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4亿元(同比+106.89%),归母净利润1.61亿元(同比+271.2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57亿元(同比+298.09%)。Q3单季,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6亿元(同比+81.13%),归母净利润0.53亿元(同比+193.5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51亿元(同比+174.70%)。前三季度业绩大增,主要系产能规模扩大,产品销售价格上升所致,毛利率保持在50%以上,公司盈利能力优异。
内核稳固,协同并进。公司三大核心产品体系协同效应明显,金刚石单晶和金刚石微粉处于产业链上下游,不仅增加了金刚石单晶附加值,还提高了金刚石单晶的产品周转率,从而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同时,合成设备六面顶压机作为通用设备,通过使用不同原材料配方、设定不同的合成工艺参数既可以用来生产金刚石单晶又可以用来生产培育钻石,快速顺应市场需求变化,提高公司整体盈利能力。
金刚石单晶和金刚石微粉业务稳中有升,培育钻石业务成为增长亮点。2018-2020年,金刚石单晶和金刚石微粉销售收入合计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3.42%、83.50%、84.28%,占比较高且总体稳定,截至2021年中报期,公司培育钻石业务已经超过40%。金刚石单晶业务:我国人造金刚石单晶产量占全球总产量90%以上,国内外基础设施建设将促进建材石材加工和工程施工用金刚石工具的市场需求,从而带动磨削级单晶、锯切级单晶以及金刚石复合材料市场需求的持续稳定增长。金刚石微粉业务:线锯用微粉是公司的优势产品,1)2017年以来,金刚石线锯切割技术全面取代碳化硅砂浆切割技术广泛应用于光伏硅片切割领域,金刚石线锯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带动线锯用微粉市场需求大幅增长;2)受下游消费电子需求井喷的影响,推动作为蓝宝石切割、研磨抛光的金刚石微粉需求加大。培育钻石业务:公司将金刚石单晶的应用场景从工业领域跨入消费领域,已经批量化生产2-10克拉大颗粒高品级培育钻石,处于实验室技术研究阶段的大颗粒培育钻石可达到25克拉。
培育钻石市场空间大,有望打开公司业务新增量。在天然钻石供给不断下降、全球钻石消费市场变革的背景下,随着人造金刚石单晶合成工艺技术的提高和消费者对培育钻石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明显提升,培育钻石的市场关注度和市场需求显著提升,成为全球钻石消费的新兴选择之一,渗透率从2019年的1.9%提升到了2020年的6.3%,迎来高增长红利窗口期。①政策端:全球性和各国各区域的培育钻石组织相继建立,针对培育钻石的标准与相应的权威证书陆续出台;②供给端:巨头入局,诸多世界著名的钻石业企业、珠宝零售商先后开始发展培育钻石产业,越来越多的品牌涌现;③需求端(性价比高+悦己消费):从长期来看,钻石珠宝在我国婚嫁市场中的渗透率必将会在达到顶峰后回落并维持在一定范围内小幅波动,钻石珠宝的非婚嫁需求增长将为钻石珠宝市场保持增长提供持续动力;一方面,培育钻石性质与天然钻石别无二致,高性价比优势满足价格敏感度较高的客群需求;另一方面,在品级、尺寸、颜色、定制化等可控性方面的优势显著,为轻奢时尚珠宝的设计提供更广阔的空间,迎合日益旺盛的悦己消费需求。
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构筑技术护城河。人造金刚石产品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尤其是培育钻石合成技术更新迭代快,公司始终坚持以技术研发为中心,在人造金刚石生产的关键技术和工艺控制方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已逐步掌握了包括原材料配方技术、新型密封传压介质制造技术、大腔体合成系列技术、高品级培育钻石合成技术、金刚石微粉制备技术等在内的人造金刚石生产五大核心支撑技术,形成了相对完备的核心技术体系。公司通过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生产技术工艺和产品创新能力,2018-2020年,公司的研发费用分别为0.08亿元/0.09亿元/0.1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86%/4.17%/4.07%。
投资建议:公司业务精度突出、盈利能力优异,金刚石单晶、微粉业务稳中有升,培育钻石业务今年迎来爆发,有望成为公司长期新增长极。长期高研发投入积累诸多专利,加之培育钻石高技术壁垒,公司有望充分享受培育钻石行业红利,保持长期行业领先地位。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分别为2.28/4.23/6.21亿元,EPS分别为3.78/7.01/10.29元,对应三年PE分别为81/44/30X。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消费者接受程度不及预期、疫情影响消费需求、技术研发推进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