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发布2023 年三季度报告,2023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8.85亿元,同比增长47.51%;归母净利润0.57 亿元,同比下降41.02%;扣非净利润0.46 亿元,同比下降48.49%。分季度看,2023 年Q3 实现营收3.74亿元,同比增长114.68%,环比增长22.61%;归母净利润0.33 亿元,同比增长12.34%,环比增长138.83%;扣非净利润0.31 亿元,同比增长26.01%,环比增长192.08%。
需求回温订单修复,盈利能力环比改善:2023 年前三季度,受信为兴并表及Q3 业务量增加影响,公司营收同比大幅增长。2023 年Q3,公司毛利率为29.57%,环比+4.47pcts,;净利率为8.29%,环比+4.53pcts。费用方面,2023 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78%/10.87%/6.38%/0.49% , 同比变动分别为+0.53/-0.91/+0.27/+4.67pcts。其中,财务费用率、绝对值同比均有所增长,主要汇率波动引起的汇兑收益减少及筹资费用增加所致。公司表示,笔记本电脑行业在经历去库存后有望迎来弱复苏,Q3 背光模组的订单量正在逐步恢复;预计随着需求端有所改善,Q4 订单量有希望出现增长。根据Canalys 的数据,2023 年Q3 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同比下降6%至5210 万台,跌幅持续收窄,出货量连续两个季度实现环比增长,表明Q3 笔记本电脑行业景气度进一步回升,需求正在逐渐复苏。公司背光模组业务有望随笔电行业底部回升进入修复快车道。
资产重组顺利落地,多元业务协同发展:2023 年H1,公司背光产品技术路径持续改进升级,同时随着产品超薄化趋势发展、自动设备改造成本降低和微纳米热压工艺普及,背光模组的市场渗透率有了进一步提升。公司中报指出,随着库存修正结束,笔记本电脑市场的供需关系有望会恢复健康。同时,公司持续加大金属薄膜开关、超小型防水轻触开关的应用推广,主要客户订单量同比基本持平,主要产品出货量稳定增长。此外,2023 年H1,公司完成了对信为兴的股权收购,取得了信为兴的100%股权。本次资产重组具有较大的协同效应:一方面,信为兴已经取得如荣耀、传音、闻泰及龙旗等大型客户的供应商认证,收购完成后,公司可以利用信为兴已取得的供应商认证,进入更多知名3C 厂商的供应链体系,提升公司满足客户多元化产品需求的能力,进而提升公司在电子设备制造领域业务板块的综合实力;另一方面, 公司与信为兴的结合有助提升公司在原料采购环节中的议价能力,从而降低采购成本,此外,信为兴可以向公司提供精密开关结构件及组件产品所需的弹片,进一步降低公司的生产成本。
受益新能源汽车需求高景气,投建CCS 项目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CCS 前景可观。公司2023 年中报显示,根据 EV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的数据,2022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082.4 万辆,同比增长 61.6%;根据 EVTank 预测,2025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2,542.2 万辆,2030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将达到5,212.0 万辆,而中国将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同时,公司中报指出,根据中汽协数据,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从 2018 年的 125.6 万辆增长至2022 年的688.7 万辆,年复合增长率达 53.02%,新能源汽车销量保持高速增长。为应对新能源汽车市场对动力电池需求的快速增长,全球主流动力电池企业扩产意愿明确,如宁德时代、中创新航、蜂巢能源均制定了相应的扩张计划,根据公司中报,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蜂巢能源、亿纬锂能、孚能科技和欣旺达等主要动力电池企业在 2025 年的规划产能合计超过3TWh,总体产能扩张超过了 20 倍,有望为CCS 及 FPC 模组创造较大市场空间。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部件,CCS 又是其 BMS的重要新兴承载方式,未来市场空间较为可观。为把握新能源汽车行业和储能行业的快速发展的市场机会,助力公司从消费电子领域向新能源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系统用 CCS 及 FPC 模组领域转变,增强公司整体产业配套能力,2023 年H1,公司投入 5.65 亿元用于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系统用 CCS 及FPC 模组建设项目,设计产能为年产 CCS 模组 1,200 万套和 FPC 模组3,900 万件。目前公司CCS 产品已收到储能领域客户订单,生产与交付顺利进行中;新能源领域项目正在验证中。
维持“增持 ”评级:公司主要从事背光模组、金属薄膜开关、超小型防水轻触开关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23 年H1,公司完成了对信为兴的股权收购,正式切入连接器及精密五金业务领域。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成长,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系统用 CCS 及 FPC 模组需求前景广阔。未来随着消费电子库存去化完毕,公司传统业务盈利能力有望逐步修复;此外,随着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系统用CCS 及FPC 模组产能逐步释放,公司有望借此培育新的业绩增长点,进一步提升盈利水平。预计公司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6 亿元、1.84 亿元、3.62 亿元,EPS 分别为0.56、1.06 元、2.09元,对应PE 分别为55X、29X、15X。
风险提示:市场风险、汇率风险、市场竞争风险、技术创新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