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项:
公司2023 年H1 实现总营收88.92 亿元,同比+17.67%;归母净利润-10.44 亿元,同比-181.55%;扣非归母净利润-10.75 亿,同比-185.52%。销售毛利率-2.46%,同比-30.27pct;销售净利率-14.25%,同比-31.19pct。
评论:
2023H1 整体业绩亏损,5 月后盈利逐渐修复。2023H1 公司销售收入及销量均同比增长,但1-4 月因锂盐跌幅较大、此前积累高价库存、下游需求减少等原因业绩亏损。5 月下游需求逐步恢复,锂源采购价格回升企稳,公司收入、毛利和净利水平回升势头良好,自6 月起净利润扭亏为盈,6、7 月合计实现净利润超1.8 亿元。公司二季度产能利用率逐月爬升,并在6 月份实现满产满销,产品销售价格上涨,盈利能力逐渐恢复。
磷酸铁锂产品验证顺利,预计下半年放量。磷酸锰铁锂可以提升能量密度,改善低温性能,降低瓦时成本,在动力电池端具有突出优势。公司的新产品磷酸锰铁锂和补锂剂验证进展顺利,“液相法”工艺和“涅甲界面改性技术”有效解决了磷酸锰铁锂的锰溶出难题。磷酸锰铁锂产品已经通过下游客户的测试,产能已调试完成,目前小批量出货,预计下半年放量。
股权激励共享公司成长。公司8 月发布公告,拟向公司董事、高管及核心员工授予限制性股票279.24 万股,占总股本1.00%。激励计划可归属比例=100%的目标值为2023-2025 年累计营收不低于230/506/837 亿元,或磷酸盐系正极材料2023-2025 年销量增长率不低于35%/100%/180%(基数2022 年)。股权激励机制的建设有利于公司管理层的稳定性,有效结合股东、公司和员工利益,留住优秀人才,实现企业与员工共享成长。
投资建议:23H1 受下游需求放缓及原材料跌价影响,业绩转亏。公司Q2 产销情况逐月改善,订单持续增长,锰铁锂放量有望成为公司业绩新增长点。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2/18.08/30.55 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0.07/6.47/10.94 元。结合行业平均水平,考虑到公司在磷酸盐系正极的竞争力,我们给予公司24 年业绩20 倍PE,对应股价129.5 元,维持“强推”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售不及预期,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渗透率不及预期,行业扩产过快导致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