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项:
22Q3 营业收入68.59 亿, 同比+552.41%,环比+63.98%; 归母净利润5.48 亿, 同比增长+372.60%, 环比+5.66%; 扣非归母净利润5.21 亿元, 同比+392.13%,环比+3.92%。22Q3 毛利率16.11%, 环比下降6.08pcts; 22Q3 费用率5.33%,环比下降1.59pcts;22Q3 净利率8.16%,环比下降3.90pcts。
评论:
费率环比下降,管控成效良好:22Q3 期间费用率合计为5.33%,环比下降1.59%,维持下调趋势,管控成效良好。其中本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投入金额3.36 亿元,同比增长288.97%,增长原因主要系研发耗材、股权激励等费用增加所致,公司注重布局研发项目,技术储备丰富;
出货量稳定提升,单吨净利小幅下调:我们预计22Q3 出货4.5-5.0 万吨,环比提升约35-40%,原有产能满产满销,同时亿纬合资三季度全面释放;预计22Q3 吨净利1.2-1.3 万元,环比下降约20%,主要系碳酸锂库存收益下降,公司主打长循环储能产品加工费保持稳定;
新技术正式投产:公司11 万吨锰铁锂项目已于22 年9 月正式投产,预计23Q1锰铁锂和约2 万吨补锂剂批量出货,配合下游国际大客户需求实现大批量交付,23 年有望获得超额利润;
一体化布局持续深化:公司于10 月28 日公告,拟于成都市投资建设年产5000吨补锂剂生产基地,进一步提升产能,持续加码补锂剂市场,拓展公司产品类别;同时,公司与黑金能源合资投建焦化联产锂电材料配套项目,项目分两期建设,项目一期主要建设焦炉煤气联产 16 万吨/年合成氨及 56 万吨/年硝酸项目,项目二期主要建设一期配套焦化项目,公司对产业链上游的此次布局,利于保障原材料供应稳定,降低生产成本;
投资建议:基于公司锰铁锂进展超预期,各项技术验证进展顺利放量在即,液相法更适合锰铁锂工艺要求,掌握know how 难度大,公司将保持较强竞争力,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为分别为18.8/28.4/35.6 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0.8/16.3/20.5 元,给予公司23 年业绩27 倍PE,对应股价441.3 元,维持“强推”评级。
风险因素:新能源汽车销售不及预期,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渗透率不及预期,行业扩产过快导致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