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10 月25 日公司发布《2023 年三季度报告》。公司2023 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1.07 亿元,同比增长69.35%;实现归母净利润7.14 亿元,同比增长3.88%。其中,公司在本报告期内实现营收22.38 亿元,同比增长78.28%;实现归母净利润2.89 亿元,同比减少0.56%,扣非归母净利润2.80 亿元,同比增长1.46%。主要系公司主营业务产品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销售增长,使得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上升。
合同负债不断提高,在手订单维持高增。2023 年前三季度,公司合同负债76.40 亿元,与2023H1 相比增加14.70%,再创新高;存货111.50亿元,与2023H1 相比增加21.67%。同时,公司本报告期末总资产较上年期末增长57.09%,主要系公司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在手订单持续增长,而验收周期较长,存货中发出商品大幅度增加。随着后续下游HJT 电池进一步扩产,公司不断推进降本增效,公司订单有望持续高增。
HJT 费用前置影响逐渐消除,费用率情况不断改善。报告期内,公司整体毛利率32.30%,与2023H1 相比-0.41pp。主要系由于异质结整线设备前期存在产线改造的情况,验收进度较慢,并且制造尚未产生规模效应。随着HJT 整线设备确认周期开始缩短和成本管控,费用前置的影响逐渐减小,公司盈利能力将逐步提高。费用率方面,2023 年第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分别为1.64/0.44/0.14 亿元,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为7.32%/1.96%/0.64%,期间费用率为19.05%,与2023H1 相比-0.85pp,公司费用率逐渐改善。
HJT 需求订单不断释放,致力推进异质结技术创新。九月,公司与华晟新能源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约定华晟新能源将在三年内向迈为股份分期释放不低于20GW 高效异质结太阳能无主栅组件串焊设备需求订单,首期5.4GW 无主栅串焊设备采购合同已于2023/9/16 签订,双方将共同推进异质结技术创新和产品降本增效,推动HJT+NBB 成为新一代光伏主流技术。我们判断订单确认的背后是 TOPCon 丝网印刷设备和HJT 整线设备均进入验收周期,后续业绩值得期待。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2023Q3 盈利符合预期,因此我们维持2023-2025 对公司盈利12.23/19.77/24.18 亿元的预测,对应PE 为26.5x/16.4x/13.4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装机量不及预期,HJT 设备环节竞争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