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迈为股份(300751)机构评级研报股票分析报告

 
沪深个股机构研究报告机构评级查询:    
 

迈为股份(300751):业绩符合预期 稳定受益电池片多技术路线扩产

http://www.chaguwang.cn  机构: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22-03-11  查股网机构评级研报

事件:3 月11 日,迈为股份发布年报,2021 年,实现收入30.95 亿元,同比增长35.4%;归母净利润6.43 亿元,同比增长63.0%;单Q4,收入9.1 亿元,同比增长35.6%,归母净利润1.87 亿元,同比增长55.8%。

    核心观点:业绩符合预期(此前业绩预告归母净利润5.8~6.8 亿)。业绩高增长主要系Perc 扩产红利延续,公司成套设备销量稳步提升;成本控制得当,毛利率提升增强盈利能力。展望2022 年,N 型电池片开始替代传统主流P 型电池,进入多技术路线并行扩张期,持续拉动设备需求。公司拳头产品丝网印刷成套设备市场龙头地位稳固,HJT 核心PECVD 设备竞争优势明显,2021 年HJT 招标市占率超过60%。我们认为,随着HJT 商业化的逐步推进,HJT 设备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量,预计公司2022 年正式进入HJT 订单收入确认期。

    终端装机需求与光伏电池技术升级共振,驱动公司收入高速增长: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我国2021 年光伏新增装机量达54.88GW,同比增长53.4%;国内太阳能电池片产量198GW,同比增长46.9%;得益于产业链一体化整合向电池片环节的延伸展,以及光电转换效率升级、大尺寸、薄片化、自动化等技术进步驱动,加速电池片滚动扩产,带动设备良好需求。分产品来看:

      (1)光伏电池成套设备:收入26.6 亿元,同比增长73.4%,占比85.8%,毛利率37.7%,同比+6.18pct。高增长带动收入占比提升(同比提升约19pct),一方面系公司拳头产品丝印设备享受下游扩产红利,2021 年销量、出货量分别为393、476 条,同比增速分别达到46%、62%;另一方面,2021 年下半年,公司HJT 设备部分订单完成客户验收,开始确认收入,根据我们模型推算,预计确认超过3 亿元。

      (2)单机设备:收入2.81 亿元,同比下滑54.5%,占比9.1%,毛利率32.5%,同比-1.12pct。单机业务指单独销售的各类非成套设备,涉及品类丰富,包括丝印机、光伏激光、面板激光、镀膜设备、自动化设备等。2021 年,公司在半导体封装、显示面板领域实现订单突破,主要包括长电科技、三安光电的半导体晶圆激光开槽设备订单,以及京东方的OLED 激光切割设备订单。在公司“三横三纵”布局下,未来有望进一步优化营收结构。

    毛利率提升带动盈利能力增强,重视研发实现产品快速迭代:①毛利率方面:2021 年,公司整体毛利率38.3%,同比+4.28pct,从价格端来看,公司产品质量过硬,谨慎筛选优质客户,凸显产业链地位,报告期内保持价格基本稳定;从成本端来看,公司成本控制效果显著,一方面规模化集采提高议价能力,另一方面持续研发降本,对原材料及零部件进行国产替代。②净利率方面:2021 年,公司销售净利率20.3%,同比+3.32pct。期间费用率19.18%,同比+1.93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分别同比+1.36pct、-1.38pct、+3.45pct、-1.5pct,研发费用率显著增加,研发费用规模达3.3 亿元,同比增长99.7%,占营收比重10.75%,创历史新高。公司重视研发,促进产品迭代,丝网印刷设备提质降本,第三代HJT 大产能微晶硅核心设备研发成功实现出货,面板/半导体激光设备研发也均有所突破。

    预计2022 年N/P 型电池多技术路线并行扩产拉动设备需求,保障公司业绩持续增长:从前瞻性指标来看,截至2021 年末公司合同负债24.05亿元,同比增长50.5%,环比三季度增长9.5%,在手订单规模持续扩大。展望2022 年,P 型PERC 电池红利仍未消退,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计平均转换效率仍会以0.2%/年的速度稳步提升,由于技术成熟,有望在2022 年保持其主流电池技术地位;N 型TOPCon 与HJT 电池有望进入渗透率加速提升阶段,形成多技术路线并行扩产的格局。①主流企业仍以PERC 及其延伸的TOPCon 为主要扩产方向:出于技术成熟度、性价比、产能重臵等因素的考虑,累计产能较大的主流企业更倾向新建/改造升级TOPCon 产能,根据集邦咨询,截至21 年底,TOPCon规划产能达到95.3GW,已建成8.75GW,在建/待建产能86.5GW,预计2022 年落地35GW;②HJT 扩产以新进入/跨界玩家为主,稳步推进商业化进程:转换效率方面,2022 年,随着微晶硅技术的应用,HJT量产效率有望达到25.5%以上;成本方面,银浆国产化/银包铜技术逐步成熟,有望在2022 年实现应用,追平PERC 成本。HJT 商业化推进过程中,不断有新进入者试水,试图在新技术时代占据一席之地,加速电池片行业竞争,设备端将充分受益。根据集邦咨询,截至21 年底,HJT 规划产能达148.2GW,已建成6.35GW,在建/待建141.9GW,预计2022 年落地规模10-20GW。从公司层面来看:迈为作为PERC 时代丝印环节龙头,丝印设备市占率稳定在70%,仍将持续享受PERC+技术扩产红利;HJT 核心设备方面,公司率先完成量产验证,根据2021年公开招标信息统计,迈为HJT PECVD 设备市占率超过60%,未来HJT 迈入扩产期,电池片厂商为保证产品竞争力会倾向于选择被验证过的设备,设备龙头企业先发优势有望被放大。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2 年-2024 年的收入规模分别为43.2、62.0、89.0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9.4%、43.7%、43.5%,净利润分别为8.56、12.58、17.92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3.2%、46.9%、42.4%,对应PE 分别为69、47、33 倍;维持“买入-A”的投资评级,6 个月目标价为610 元,相当于2024 年的37 倍动态市盈率。

    风险提示:下游新增装机不及预期;HJT 商业化进展不及预期;设备行业竞争加剧。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