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据迈为股份官方微信公众号,迈为股份收到来自REC 的HJT 异质结整线电池设备订单,订单包含PECVD、PVD、丝网印刷等核心设备,用于REC 位于新加坡的400MW 异质结电池生产线。
国产HJT 整线设备首次出口,迈为股份实现HJT 设备国产替代到国货输出。2019年10 月10 日,REC 宣布其位于新加坡的600MW 异质结电池产线开始量产,量产线主要使用梅耶博格的PECVD、PVD 以及迈为的丝网印刷设备,项目投资约1.5 亿美元(含组件设备等投资额,实际HJT 电池设备投资额为8-10 亿元人民币/GW)。据迈为股份官方微信公众号,基于前期的良好合作和后续REC 长期的调研、测试和研究结果,REC 本次400MW HJT 产线选择了迈为股份的HJT 整线方案,并采用了210 半片技术,设计产能约为11200 半片/H。本次出口新加坡REC 进一步验证了迈为股份HJT 设备竞争实力领先行业。
海外市场偏好HJT 等高效技术路线,促进REC HJT 扩产持续加码。HJT 等高效电池技术转化效率、输出功率及发电量较PERC 技术有明显提升,在一些温度较高或者地形较为复杂的地区,比如北美、中东、日本、印度,HJT 组件市场需求较高。受益于需求提升及HJT 度电成本的进一步下降,国内外厂家纷纷加码HJT 电池产能。预计REC 将在2022 年新增投产6GW(包括印度4GW,新加坡1.8GW),并筹备在 2023 年达到 15GW 的 HJT 产能(其中印度10GW,新加坡5GW)。
未来REC 电池中心主要布局在新加坡和印度,组件中心将在法国、美国、印度和新加坡。迈为股份有望持续受益REC 等国内外厂家HJT 扩产。
研发效率铸就核心壁垒,受益HJT 及泛半导体设备拓展。2019 年迈为立项HJT设备,并于年底实现通威合肥HJT 产线设备交付。复盘迈为股份自PERC 丝网印刷国产替代,到HJT 整线设备批量出货,到面板、半导体封装设备验证,我们认为强大的研发效率和执行力是推动公司发展的核心壁垒。2021 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达2.0 亿元,研发费用率达9.1%,研发投入比重在光伏设备公司中处于领先地位。随着HJT 度电成本降低,下游扩产节奏加速,以及公司在面板、半导体封装设备布局推进,公司业绩与订单有望迎来高速释放。
盈利预测:预计2021-2023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达5.6/8.6/11.9 亿元,对应PE129/84/61 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技术迭代不及预期,新技术研发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