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2021 年中报:业绩同比增长33%;28 亿定增加码HJT 设备,期待异质结设备再发力1)中报业绩:受益于大尺寸电池扩产潮,2021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4 亿元,同比增长32%,实现归母净利润2.5 亿元,同比增长33%,扣非归母净利润2.4 亿元,同比增长64%。
2)盈利能力:2021 上半年,公司毛利率38.6%,同比+4.6pct;净利率19.9%,同比+0.4pct。
毛利率的显著提升,预计主要因公司210 大尺寸丝网印刷设备的出货收入确认所致。
3)研发费用:2021 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达1.3 亿元,同比+122%,研发费用占营收比达10.54%,同比+4.3pct,持续加码HJT 设备、激光切割设备等。
4)合同负债:21.3 亿元,同比增长33%。截止2020 年12 月,公司HJT 电池设备在手订单达5.9 亿,已取得HJT 整线订单。
5)存货:29.4 亿元,主要为发出商品(20.8 亿元,占比71%)。公司设备验收周期一般为9-10个月,确认金额比例为90%-95%左右。预计公司2021 年业绩有望稳定增长。
6)28 亿定增加码异质结(HJT)设备:公司公告拟发行28 亿定增用于新建苏州HJT 电池设备制造基地及补流,建设周期3 年、达产后可实现年产PECVD、PVD 及自动化设备各40 套,实现年销售收入60 亿;净利润8.9 亿。在下游HJT 扩产即将到来之际,强化公司产能供给能力。
异质结设备:未来5 年行业复合增速超80%;公司具“先发优势”+“整线供应能力”
1)行业市场空间:预计2025 年HJT 设备市场空间有望超400 亿元,2020-2025 年CAGR 为80%。
如净利率保持20%(80 亿净利润),给予25 倍PE,测算HJT 设备行业合理总市值2000 亿元!
我们判断,行业龙头市占率有望超50%,未来有望超1000 亿元市值。
2)异质结行业何时爆发?目前HJT 与PERC 电池在单W 成本端差距约2 毛/W 以上,基于异质结电池在全生命周期发电量上的优势,差距如缩小至1 毛/W 内即可产生性价比。我们预计,随着N 型硅片减薄、银浆耗量降低、设备降本、靶材降本等方式,将使得异质结全产业链共同降本,预计最快2021 年底至2022 年上半年达到性价比水平,行业将迎扩产潮。
3)公司为异质结(HJT)设备领先者,具“先发优势”+“整线供应能力”。已实现HJT 整线设备供应能力(从PERC 设备25%上升至HJT 设备95%)。近期公司HJT 核心客户安徽华晟、通威合肥HJT 项目在效率、良率端均有重大突破。代表公司设备已步入成熟,下游HJT 扩产将提速。
盈利预测:看好公司在光伏行业未来大发展中战略地位、未来5 年的高成长性预计2021-2023 年归母净利润为6/8.8/13 亿元,同比增长52%/46%/48%,对应PE 为98/67/4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异质结电池推进速度不达预期;光伏需求不及预期;下游扩产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