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2020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3.19 亿元,同比增长9.90%;实现归母净利润55.83 亿元,同比增长22.43%。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 股派发现金红利2.40 元(含税)。2021 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1.67 亿元,同比增长112.24%;实现归母净利润19.54 亿元,同比增长163.38%。
投资要点:
业绩符合预期,境外业务收入大增。2020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3.19 亿元,同比增长9.90%;实现归母净利润55.83 亿元,同比增长22.43%;其中,公司境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9.08 亿元,同比增长295.30%,实现毛利率32.69%,同比上升6.81 个百分点;公司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84.30 亿元,同比增长36.80%,主要系产品销售情况良好,部分客户支付预付款所致;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 股派发现金红利2.40 元(含税)。2021 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1.67 亿元,同比增长112.24%,主要系销售同比增长所致;实现归母净利润19.54 亿元,同比增长163.38%。
动力电池系统业务稳中有增,海外市场获关键平台定点。2020 年,公司动力系统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94.26 亿元,同比增长2.18%。在乘用车领域,公司继续深化与关键客户的战略合作,持续强化在有关细分市场领域的优势;海外市场赢得多个重点客户关键平台定点,811 体系产品在海外实现大批量交付,陆续得到海外主流汽车企业的认可。在商用车领域,公司进一步完善国内外商用车电池产品布局,客车、轻型物流车电池装车电量市占率继续提升;两轮电池出货快速增长,并通过换电、共享方式推动两轮锂电渗透率提升;重卡和工程机械业务的快速换电等新应用模式落地与传统充电模式形成相互补充;电动船舶产品通过中国船级社CCS 新标准首家认证。
动力电池龙头地位稳固,技术布局具有前瞻性。2020 年,公司继续保持在动力电池市场的领先地位。根据SNE Research 统计,公司2020 年动力电池使用量连续第四年排名全球第一;2020 年工信部公布的新能源车型有效目录共6,800 余款车型,其中由公司配套动力电池的达3,400 余款车型,占比约50%,公司是配套车型最多的动力电池厂商。研发方面,截至2020 年12 月31 日,公司及其子公司共拥有2,969 项境内专利及348 项境外专利,正在申请的境内和境外专利合计3,454 项。此外公司在建的21C 创新实验室将对标国际一流实验室,研究方向包括金属锂电池、全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下一代电池研发。
储能系统业务快速增长,国内外市场取得重大进展。2020 年,公司前期的储能市场布局逐步落地,储能系统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9.43 亿元,同比增长218.56%;在储能市场快速启动的背景下,公司持续加强研发投入,基于长寿命电芯技术、液冷CTP 电箱技术,推出了户外系统EnerOne 产品,实现了在海外市场从提供部件到提供电池系统的转型,其安全性、经济性等各项指标行业领先。国内市场方面,由公司主导执行的青海省海南州特高压外送基地配置项目塔拉滩一标段1000MW 光伏电站配置交流储能项目成功投运;由公司提供电池系统的珠海横琴储能调频项目投运,助力储能黑启动9F 燃机试验成功。
上调盈利预测,维持“增持”评级:公司是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储能业务进入爆发期。考虑到公司受益全球电动化加速,我们上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1-22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1.25 和142.69 亿元(上调前分别为69.48 和89.34 亿元),新增23 年盈利预测,预计23 年归母净利润为181.28 亿元,对应21-23 年EPS 分别为4.35、6.13、7.78 元/股,当前股价对应的PE 分别为84 倍、60 倍、47 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不及预期,新建产能消化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