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发布2020 年年报、2021 年一季报以及多份涉及投资事项的公告,2020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3.19 亿元,同比增长9.90%,实现归母净利润55.83 亿元,同比增长22.43%,2021 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1.67 亿元,同比增长112.24%,实现归母净利润19.54 亿元,同比增长163.38%,业绩符合预期。此外,公司持续发布多项扩产计划、投资事项。
动力电池龙头地位稳固,大规模扩产保持规模优势与供应能力。2020 年公司锂离子电池销量46.84GWh ,同比增长14.36%,动力电池系统销量44.45GWh,同比增长10.43%,动力电池国内装机量31.9GWh,市占率50%,SNE Research 数据显示2020 年公司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份额25%左右,龙头地位稳固。公司持续扩张保证规模优势与供应能力稳定,2020 年底公司产能69.10GWh,在建产能77.50GWh,2021 年以来,公司持续发布多项产能扩张计划,我们梳理发现,公司已发布但未建设项目总投资额达到965 亿元(包含子公司项目),按照3 亿元/GWh 投资额计算,对应约322GWh 规模。
持续开展产业链投资,供应链多环节布局或带来成本优势与高效技术迭代。
公司自产前驱体与正极材料,2020 年与2021 年公司发布公告,以证券投资形式,先后以不超过190.67 亿元、不超190 亿元的资金展开产业链投资,对于公司稳定供应、降低成本、保证持续技术迭代均具有重要意义。
联手ATL 布局储能,蕴育下一个强劲增长点。公司储能业务快速发展,连续2 年保持营收增速200%以上。近期国家发改委与能源局联合发文征求意见,拟推动储能行业于2025 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装机规模达 30GW 以上。按照当前多个省份配置要求2h 计算,对应大致60GWh需求,锂离子电池新的需求点打开,公司与ATL 强强联手签署《交叉技术许可协议》,成立合资公司从事应用于家用储能、电动两轮车等领域的中型电池的研发,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正在形成。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4.25 亿元、118.56亿元和156.71 亿元,对应当前股本EPS 分别为3.62、5.09 和6.73 元。对应2021.4.30 收盘价107.32、76.27 和57.7 倍P/E。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和客户需求、产能投产进度、成本下降速度或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