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概要:2021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8 亿元(+68.8%),归母净利润4.53 亿元(+85.3%),对应EPS 为0.64 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4.23 亿元(+86.4%),分红方案为每10 股派发现金红利2.5元。2021 年Q4 实现营收11.6 亿元(环比+4.8%),归母净利润1.02亿元(环比-22.1%);
高产销叠加需求高景气推升业绩:2021 年高性能钕铁硼磁钢下游新能源领域的高景气度以及相关产业政策的推进,有效牵动了稀土永磁电机的终端需求。报告期内,公司在手订单充足,产能利用充分,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销量为1.07 万吨,同比增长21.4%,产销率高达103.7%。售价端来看,产品全年均价上涨至35.2 万元/吨,(+47.7%),销量与价格的大幅上扬强力推动公司营收增长。产品盈利性方面,公司全年销售毛利率为22.4%(-1.35PCTs),略微的下降主要归咎于原材料价格的快速上涨,以氧化镨钕为代表的轻稀土产品全年出厂均价达到59.1 万元/吨(+90.7%),但成本端压力有望随时间推移而逐步向下游传导;Q4 归母净利润环比下降22.1%主要由于财务费用和研发费用的快速增长,其中财务费用环比大幅上升系Q3 可转债转股事项导致基数较低所致;
财务数据:2021 年公司销售费用同比增长44.9%,主要系参展宣传费增加所致;管理费用同比增长52.5%,主要由于报告期计提股权激励费用5152 万元、股权融资涉及的中介费用以及租赁资产折旧增加;研发费用增长55.2%,主要系加大研发投入及计提研发人员股权激励费用1756 万元所致;
募投项目助力突破产能瓶颈:截止报告期,公司的“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基地项目”计划已建成投入使用,为公司新添8000 吨产能,钕铁硼毛坯年产能合计达到2.3 万吨;“年产3000 吨新能源汽车及3C 领域高端磁材项目”预计于2023 年建成投产,而远期规划中提出钕铁硼磁钢总产能将于2025 年提升至4 万吨,届时公司将成为我国产能领先的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龙头厂商。伴随新建产能陆续落地,公司将突破产能瓶颈,规模效应带来的单位降本叠加下游新能源需求高增速将助力公司未来业绩加速释放;
管理团队稳定,放眼国际布局:公司《2020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相关解除限售及股份登记工作均顺利开展,人才凝聚力进一步提升。公司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分别在香港、欧洲、日本、美国设立子公司,并于2022 年1 月14 日在H 股上市,成为我国稀土永磁行业第一家A+H 上市公司,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显著提高;
行业竞争壁垒较高,公司具备竞争优势: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生产行业作为知识技术密集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较高的技术研发壁垒、资金壁垒和客户粘性壁垒有效构筑了产业的护城河。公司的晶界渗透技术具有较高的工艺壁垒,有助于减少约50-70%的中重稀土用量,有效帮助下游风电行业客户降低其生产成本,并实现对新能源汽车及变频空调等领域的大规模生产交付。由于稀土永磁材料生产商需要满足下游客户对产品特性、质量、数量及交货时间的特定要求,而下游客户一般需要3-5 年的产品认证时间,经长期合作认可后通常不会轻易更换,因此客户粘性普遍较高。公司已成功进入特斯拉、比亚迪、大众汽车、美的、格力、西门子、通力电梯等各领域顶尖客户的供应体系,在业内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新能源高景气大力牵动终端需求: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各类下游应用领域的高增速为钕铁硼磁钢需求提供了有力抓手。分业务来看,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风电、变频空调三项业务的营收分别达到10.5/8.87/14.0亿元,共计占总营收的81.8%;其中,公司新能源汽车领域收入同比增长222.7%,产品出货量可装配约124万辆新能源乘用车。碳中和背景下,相关政策的出台及能源战略的有序推进有效维持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态势;而《电机能效提升计划(2021-2023)》则加速了我国高效节能电机的渗透,为稀土永磁电机提供了增量市场空间。因此,随着新能源车产销量和稀土永磁电机渗透率的双双提升,新能源车有望成为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的下游核心增量市场,公司有望享受新能源产业高景气带来的红利;
高性能钕铁硼磁材未来可能出现供给缺口:根据我国现有企业未来的产能扩张计划以及下游需求增长情况测算,我们预计国内高性能钕铁硼磁材供需缺口会在未来逐步拉大。由于钕铁硼永磁材料为非标准化产品,涉及新材料、新工艺和新产品的研发,钕铁硼生产商往往需根据下游客户对产品的需求而制定相关的生产计划。新能源车企往往会提供相关电机的技术参数和产品规格,钕铁硼生产商需根据客户提供的参数进行定制化设计和批量生产,公司扩产的决心也从侧面印证了下游新能源终端需求的高景气。若未来供给缺口进一步拉大,稀土永磁加工企业的盈利性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投资建议:新能源产业的高速发展为稀土永磁行业的市场空间奠定了发展的基础,高性能钕铁硼磁材供不应求的状态将使磁材加工企业持续受益。公司领先的加工技术及相应的扩产计划将有效保持其竞争优势,未来产能逐步落地后业绩有望加速释放。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73.7/82.1/96.1亿元,同比增长81%/11%/17%,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6/8.8/10.9 亿元,同比增长46%/33%/24%,对应PE 41X/30X/25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新能源需求不及预期、募投项目进展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