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光威复材(300699)机构评级研报股票分析报告

 
沪深个股机构研究报告机构评级查询:    
 

光威复材(300699):军民双轮协力并行 碳纤龙头稳步前进

http://www.chaguwang.cn  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22-02-27  查股网机构评级研报

碳纤维产业龙头,盈利能力逐年增强

    公司是致力于高性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研发和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2020 年生产碳纤维及织物1752 吨、各类预浸料775 万平米、风电碳梁727 万米及各类碳纤维制品。21H1 公司收入结构,(换算后)军民品占比分别为55%、45%,基本实现“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战略格局。研发投入逐年提高,2021H1 研发投入1.07亿元,同比+0.85%,公司步入良性发展快车道。

    公司业绩快速增长,主营业务高度集中。2021H1 公司营收12.83亿元,同比+27.73%;归母净利润4.34 亿元,同比+23.40%;毛利率为49.81%,净利率为30.43%,均保持较高水平。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碳纤维及织物、碳梁、碳纤维预浸料三大类,2020 年三种产品占总营收的96%。

    国产化稳步推进,市场需求高速增长

    近十年来全球碳纤维需求整体呈现稳步上升态势,中国增速提升更加明显。2025 年中国碳纤维需求有望达到20 万吨,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5%。军品领域,我国军机数量不断增长,碳纤维复材用量占比持续提高,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

    风电叶片领域,叶片大型化趋势下碳纤维减重特性突出重围,风电用碳纤维需求提升。碳/碳复材领域,光伏发电建设不断加速,碳/碳复材渗透率持续提升,未来有望持续扩大份额。压力容器领域,随着氢燃料车需求上涨,储氢瓶需求不断提升。2021 年我国储氢瓶用碳纤维市场供不应求。航空航天领域,我国民用航空C919 复材占比达12%,但与国外其他机型相比仍较低;商业航天未来市场将逐步完善,碳纤维复材需求敞口随之加大。

    日美占据主导地位,国内企业发展迅猛

    2020 年碳纤维运行产能前五大公司主要为日美公司,产能占全球总产能约62%,占据主导地位。我国主要碳纤维企业包括光威复材、中简科技、中复神鹰等。伴随新一代战斗机、轰炸机、无人舰载作战飞机的研制,高强高模碳纤维成为发展重点,日本、美国相继实现新型高强高模碳纤维产品量产,国内外竞相研发。光威复材部分产品性能已可与日本东丽媲美,但两者之间差距仍然较大。未来光威复材可在研发能力、产品布局、客户合作等方面不断向日本东丽靠近。

    公司军民并举,全产业链布局,研发水平行业领先光威复材科研实力突出,承担了国家发改委、科技部863 计划专项在内的各类项目70 多项,共申请专利47 项,其中发明专利占一半以上,曾荣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项多个。同时公司长期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研发支出逐年增长。2017 年到2020 年期间,研发投入增长超2 倍,研发支出占公司营收比重长期维持在10%以上,相比同类公司处于较高水平,研发团队规模也逐步扩大,2020 年研发人员达331 人。2021 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投入1.51 亿元,占营业总成本11.91%。 研发投入将有效提高公司技术水平,加速进入新市场,促进形成公司营收增长新的支撑点,完善公司碳纤维全产业链布局。行业内,光威复材是唯一一家主持起草了《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国家标准(2012 年颁布实施)以及《碳纤维预浸料》国家标准(2013 年颁布实施)的公司,技术水平行业领先。

    军品市场地位稳固,民品营收提升空间巨大。凭借T300 与T800 两种型号碳纤维产品的核心供货资质,公司军品业务体量稳健提升;军方多次与公司签订以碳纤维及其织物为标的的订货合同,合同金额巨大,通常占据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审计的营业收入的50%以上。2021 年,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威海拓展与客户A 签订了三个订货合同,合计金额20.98 亿元,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营业收入的99.15%。民品板块,公司深度绑定优质客户维斯塔斯,2020 年公司面向维斯塔斯的销售额达2.97 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14.03%,实现风电碳梁业务近年快速增长。同时公司开展的包头项目拓展了公司业务链,业务链向上游大束丝碳纤维原料供应延伸。同时公司T300 级碳纤维正参与C919 的PCD 适航认证,民用飞机市场潜在空间超过军机市场,同时T700s/T800s 成功应用于气瓶、热场、建筑补强等应用场景,成为公司未来营收增长新的支撑点,民品市场潜力巨大。

    碳纤维领域全产业链布局。经历十余年的自主研发与技术积累,公司已经完全具备碳纤维产业化生产能力碳纤维织物、碳纤维预浸料批量化生产能力、碳纤维复材及制品从材料研发、结构设计到工艺制造的开发能力、碳纤维及复材生产设备制造及生产线建设能力。公司产品覆盖原丝、织物、预浸料、碳纤维复材及制品等全产业链内各个阶段产物,有能力服务产业链内各层级客户,收入来源较为广泛。公司全产业链生产线中核心生产设备均可实现自主设计、研发、制造,具有极高的加工成本控制能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业绩有望进入新一轮增长通道,维持“买入”评级我们判断,公司有望形成以高端装备设计制造技术为支撑的从原丝开始的碳纤维、织物、树脂、高性能预浸材料一直到复合材料零件、部件和成品的完整产业链,并在现有的产销规模基础上,三年内实现产能和销售的较大增长,进一步巩固公司在国内碳纤维行业的领先地位,为未来五到十年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预计公司2021 年至2023 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59、10.60 和14.17 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8.31%、39.66%和33.75%,相应21 年至23 年EPS 分别为1.46/2.05/2.73 元,对应当前股价PE 分别为50/36/27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原材料涨价影响利润增速

    2、疫情反复影响订单执行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