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近况
公司12 月9 日披露重大合同公告:其与A客户签订的年度合同金额达11.1亿元。截至2021 年11 月30 日,已交付9.3 亿元,合同履约率达到84.2%,略低于我们预期。此外,公司公告称某型号碳纤维原丝生产线等同性验证通过,预计产能将增加至500 吨左右。
评论
公司年度大合同正式落定,订单金额略低于我们预期。12 月9 日,公司正式披露年度大合同,合计含税金额达11 亿元,同比+11%,略低于我们预期。截至11 月30 日,公司已交付金额达9.3 亿元,履约率为84.2%。我们认为,订单金额增速不及预期,主要由于公司在航空航天领域的下游客户拥有较强话语权。在原材料集采背景下,碳纤维原丝降价幅度较大所致。
航空装备国产化趋势明晰,促进公司核心产品放量增长。尽管短期看,集采对公司大合同金额产生一定影响,但我们仍然看好十四五期间,在航空装备国产化、升级换代和列装上量等需求共振之下,公司T300/T800H产品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同时,公司公告其某型号碳纤维原丝生产线通过等同性验证,预计产能将增加至500 吨左右。我们认为,产能扩张带来的规模效应亦能部分缓解价格下降带来的利润率压力。
前瞻性布局多条赛道,静待新能源、新材料需求爆发。目前,公司已参与的下游应用场景包括:风电碳梁、储氢气瓶、碳碳热场等多个高景气赛道。风电碳梁:公司与全球风电龙头Vestas深度绑定,共享风电装机高成长。同时,考虑到:1)公司包头万吨级大丝束项目一期4000 吨产能预计明年投产;2)大丝束碳纤维国产化可期,公司有望打破因原材料供应造成的发展瓶颈。储氢气瓶:根据我们和化工组测算,2021~2025 年储氢气瓶所用大丝束碳纤维CAGR将超过97%,2025~2030 年CAGR将超过26%,虽然增速放缓,但仍较为强劲。碳碳热场等其他领域:碳纤维由于性能优异,可被用于光伏碳碳热场等其他领域。实际上,作为一种名副其实的“新材料”,碳纤维的潜力不止于此。光威复材的核心优势在于:一方面它具备成熟的技术,T700S/T800S放量可期;另一方面公司将产业链向下游制品、预浸料延伸,全产业链布局有助于公司优先开发全新应用场景,静待新能源、新材料的需求爆发。
估值与建议
由于大合同订单金额不及预期,我们下调公司21e/22e EPS 12%/4%至1.37 元/1.89 元,当前股价对应21/22e P/E 60x/43x。我们维持公司跑赢行业评级和目标价90 元(对应48x 22e P/E),隐含10%上行空间。
风险
合同交付不及预期,原材料涨价超预期,新增产线运营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