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发布2023 年半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15.08 亿元,yoy -6.20%,实现归母净利润0.86 亿元,yoy -54.70%,扣非归母净利润0.52 亿元,yoy -44.55%。
单Q2 收入与扣非实现正增长,业绩拐点已至。2023 单Q2 看,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6亿元,yoy +11.42%,归母净利润0.66 亿元,yoy -52.39%,下滑主要系公司同期存在大额股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49 亿元,yoy +3.92%,拐点已至。
能源数字化:电网业务保持景气,订单充裕。报告期内,能源数字化收入4.90 亿元,yoy+13.40%,毛利率为35.61%,yoy -4.34pct,其中,电网相关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过20%,新签订单同增40%以上。公司完成营销2.0 系统在上海、山西等网省的上线,取得良好成果,目前在多省开展营销2.0 推广实施;公司参与新型电力系统场景下电力负荷控制系统建设,并在国网、南网多个网省升级负控系统。
能源互联网:业务持续增长,能源运营快速推进。报告期内,能源互联网收入5.59 亿元,yoy +31.79%,毛利率52.68%,yoy -1.90pct。分场景看:1)“新耀光伏云平台”新接入分布式光伏电站约1 万座、容量约1.2GW,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的市占率领先。2)生活缴费业务累计服务用户数超4.3 亿户,日活超660 万户,连接公共服务缴费机构超5700家,日交易额创新高,市场领先;3)“新电途”聚合充电平台业务高速发展,截止2023年6 月末,平台充电设备覆盖量超90 万,平台注册用户数超800 万,2023 年1-6 月聚合充电量近17 亿度,同比实现翻倍增长,月度充电量持续提升,公共充电市占率进一步提高。“新电途”经营亏损对上市公司净利润的影响约2900 万元,营销补贴效率不断提升。4)虚拟电厂业务高速发展,通过分布式光伏电站、充电桩、储能、工商业客户等资源聚合,参与多省的市场化售电、电力辅助服务及需求侧响应、绿电聚合交易,截至报告期末,已在十几个省份获得售电牌照,并在江苏、四川、广东、深圳等省市获得需求响应或虚拟电厂资质,年度电力交易合约突破2.3 亿度,签约参与聚合调度的容量超75MW,聚合绿电交易的光伏电站近820 座。
承担充电桩EPC 大单核心平台搭建任务,有望复制推广开启新成长。2023 年8 月29 日,公司公告签订大单,与中铁十一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中标东湖高新区静态交通(含充电桩)改造提升工程总承包EPC 项目,计划2026年6 月竣工,总金额6.10 亿元(含税,暂定价)。公司将负责该项目平台搭建、设备采购和系统集成,推动“车能路云”城市治理新模式,成为停充能一体化建设和平台化运营新案例,体现“交能融合”领域的产品、技术及运营优势,具有典型示范意义及推广价值,对未来经营业绩产生积极作用。
互联网电视:终端业务受采购周期等影响承压,全年预计保持平稳。报告期内,互联网电视的智能终端业务受客户需求及采购节奏等因素影响,出现下滑,智能终端实现收入2亿元,同比下滑57%。2022 年度,智能终端业务销量呈现前高后低的趋势,上半年收入约4.7 亿元,占2022 年全年智能终端业务收入的近70%。预计2023H2 销量将逐步提升。
维持“买入”评级。考虑到营销2.0 等数字化系统替换,且聚合充电盈亏状态改善、能源运营业务开展等将提高成长空间与弹性,我们预计2023~2025 年公司营业收入为56.7/70.1/85.7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8.5/12.1/15.5 亿元,对应2023 年8 月29 日收盘价,2023~2025 年PE 分别为26.4/18.7/14.6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电力信息化推进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新业务产出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