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2022 年实现营收12.80 亿元,同比增长57.92%;实现归母净利润0.09 亿元,同比减少88.24%。2022 年四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92 亿元,同比增长64.56%,实现归母净利润0.23 亿元,同比增长738.88%。公司2023 年一季度实现营收1.57 亿元,同比增长26.77%;实现归母净利润-0.33 亿元,同比亏损幅度略有扩大。
点评:
锂电设备结构变化引起毛利率下降,充电桩及储能业务增速较快。分业务来看,2022 年锂电池设备营收10.19 亿元,同比+58.40%,毛利率25.02%,同比下降16.56pct,主要系产品结构变化,高毛利的3C 消费电子锂电池设备占比下降,低毛利的化成分容设备占比提升;测试服务营收0.96 亿元,同比-17.34%,该部分业务主要与大客户研发投入及产品研发进度相关;其他业务实现营收1.62亿元,同比+249.27%,主要系公司充电桩及储能业务放量。
定增募集资金,发力充电桩、储能。公司发布定增预案,拟募集资金不超过12亿元,用于星云储能系统及电池关键部件制造和检测中心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该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宁德市,目的为进一步扩大工商业储能PCS、电网侧储能PCS、直流快充桩及直流模块、高压控制盒(S-BOX)以及锂电池检测服务的业务规模。2022 年,公司产品先后获得“2022 年度中国储能产业最佳PCS 供应商”、“中国十大充电设施创新企业”等荣誉称号,说明公司以多年累积的锂电池测试技术、大功率电力电子测控技术为基础,开发储能变流器(PCS)、充电桩等系列产品,已取得一定成绩。
根据公司关于2023 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的公告,2023 年公司向福建时代星云、星云智慧(福建)销售储能变流器、充电桩等产品的预计金额分别为4 亿元、4500 万元。公司与时代星云、星云智慧合作,构建生态圈,随着项目持续推进,有望给公司带来业绩增长。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以锂电检测设备为基础,布局充电桩、储能领域。
由于公司处于转型期,新业务开拓费用较高,我们预计公司2023-25 年营收为21.38/32.00/45.55 亿元(上调1.34%/上调4.53%/新增预测),净利润为1.50/2.71/4.23 亿元(下调44.4%/下调34.4%/新增预测),当前股价对应2023年PE 为33 倍,考虑到公司处于业务结构变化的关键期,新业务开展顺利,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业务进展不及预期;新业务推广费用过高导致利润释放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