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上半年,华测导航实现营业收入9.29 亿元,同比+8.72%;实现归母净利润1.35 亿元,同比+23.15%,较上年同期稳定增长。报告期内,公司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局部疫情冲击,通过及时调配资源,在上海工厂停工期间大幅提高武汉、南京等基地的生产经营效率,抢生产、保交付。此外,公司报告期内全球市场拓展加速,海外收入高速增长。展望下半年,外部扰动因素减弱,公司车载组合导航放量在即,海外需求仍然强劲。中长期,公司作为北斗高精度定位龙头,有望率先受益于北斗产业爆发,成长天花板高、发展潜力大。我们给予公司2023 年40xPE,对应目标价39 元,维持“买入”评级。
事项:公司发布2022 年中报业绩。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9 亿元,同比+8.72%;实现归母净利润1.35 亿元,同比+23.15%。分业务:①建筑与基建行业实现营业收入4.51 亿元,同比+3.36%;②地理空间信息实现营业收入1.23 亿元,同比+17.89%;③资源与公共事业实现营业收入3.22 亿元,同比+14.76%;④机器人与自动驾驶实现营业收入3251.52 万元,同比-0.90%。2022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6 亿元,同比下降0.31%,环比+19.86%;实现归母净利润6811.16 万元,同比+13.44%,环比+2.0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330.51 万元,同比下降3.96%,环比+13.8%。
疫情冲击下,业绩符合预告后市场预期。在疫情扰动下,公司积极采取各类措施应对:停工期间,公司及时调配资源,大幅提高武汉等基地的生产经营效率,抢生产、保交付。同时,公司上海基地也积极主动和有关部门沟通,目前已经基本恢复正常的生产和供应链运行。报告期内,公司面临不利的外部冲击下仍然实现了稳健增长,业绩符合预告后市场预期。
全球市场拓展加速,海外收入高速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坚持全球拓展的发展战略,已经在海外建立了强大的经销网络。同时,公司在美国、东南亚等国家设立8 个海外子公司和1 个代表处,在俄罗斯拥有1 个控股孙公司。上半年,公司实现海外收入1.9 亿元,同比+33.26%,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20.5%。
北斗产业市场空间庞大,公司成长天花板高、发展潜力大。2022 年4 月7 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宣布:“经过27 年的建设,中国北斗卫星导航产业体系已基本形成。”目前,我国在轨服务的北斗卫星共计35 颗,空间和地面基础设施均已形成较为完备的服务能力,产业体系形成、产业应用初具规模。根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数据,2020 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4033 亿元,同比增长16.9%。该协会预计,2025 年我国北斗产业产值将增长至6440亿元,2021-2025 年CAGR 15%。公司瞄准北斗产业链中价值量占比最高的用户段中下游,发展天花板较高、成长潜力巨大。
组合导航元年来临,车载业务接力增长新动能。公司战略布局“卫星导航+惯性导航”组合导航系统,为智能汽车提供更高精度的绝对位置信息,已成为L3 级别及以上自动驾驶的主流方案。目前,公司目前已定点包括哪吒、路特斯、比亚迪、长城等在内的多家车厂,预计将于今年下半年量产出货。此外,我们预计公司有望凭借产品竞争力和算法优势持续定点新车厂、新车型。展望2023 年,随着L3 及以上自动驾驶渗透率的提升,我们预计2023 年公司将迎来车载高精度定位单元大规模放量阶段。
北斗自动驾驶农机渗透率有巨大提升空间。除乘用车业务外,公司北斗自动驾驶农机相关业务也实现高速增长。根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数据,截至2021年年底,中国基于北斗系统的农机自动驾驶系统出货超10 万套。按照国家统计局中大型农机存量数据计算,2021 年底我国自动驾驶农机存量渗透率约2%。
据佐思产研报告显示(转引自普渡大学统计),2019 年美国农机自动导航驾驶 渗透率已达90%。我国自动驾驶农机渗透率仍有巨大提升空间。公司深耕北斗农机多年,近两年凭借产品竞争力实现业务高速增长,市占率提升迅速,目前已经成为国内领先的自动驾驶农机系统厂商,有望率先受益于渗透率提升驱动下的行业高速增长。
风险因素:北斗产业发展不及预期;政策补贴超预期退坡;高精度定位市场竞争加剧;汇率波动风险;L3 及以上自动驾驶渗透率不及预期;公司芯片研发和量产进展不及预期等。
投资建议:疫情扰动下,公司积极采取措施应对,业绩增长符合预期。展望下半年,外部扰动因素减弱,公司车载组合导航开始放量,海外强劲增长有望维持。中长期,公司作为北斗高精度定位龙头,有望率先受益于北斗产业爆发,成长天花板高、发展潜力大。考虑到疫情冲击较大,我们调整2022-2024 年收入预测至25.51/35.42/47.99 亿元(预测前值为25.69/36.10 /47.10 亿元),同比+34.0%/38.9%/35.5%;调整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3.75/5.25/6.93亿元(预测前值为3.86/5.50/7.05 亿元),同比+27.3%/40.0% /32.0%。参考北斗星通、移远通信、广和通等可比公司估值(北斗星通基于wind 一致预期,移远通信和广和通为中信证券研究部预期,对应23E 46x PE),公司作为高精度定位龙头,同时参考2023 年净利润增速预期,给予公司23E 40x PE,对应目标价39 元,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