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简评
2023 年1 月19 日,公司发布2022 年业绩预告,预计2022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71~6.82 亿元,同比增长3~23%,实现扣非净利润5.12~6.10 亿元,同比增长5~25%。预计2022Q4 实现归母净利润0.66~1.77 亿元,同比增速-41%~58%,实现扣非净利润0.48~1.46亿元,同比增速-53%~42%。
经营分析
22 年报告期,局部地区疫情反复,人员流动受限,公司的镜片订单,终端开设和投资并购业务受到一定影响。四季度,许多城市出现了市民普遍感染而居家治疗修养的情况,公司配镜业务几乎停滞。公司坚持通过投资扩大自有视光终端,随公司向视光终端的布局,行业口碑及影响力逐渐提升。
公司在研的项目顺利推进中。其中,硬性接触镜冲洗液的注册证获批;控股子公司合肥康视眼科医院的低浓度硫酸阿托品滴眼液获得医疗机构制剂注册批件;巩膜镜临床试验已在安徽省药监局备案通过,即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本报告期计提限制性股权激励计划股份支付费用约2590 万元,较去年同比增加约1044 万元。本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主要包括理财收益、政府补助及处置子公司股权收益等,预计2022 年度非常性损益对于公司净利润的影响约6600 万元,2021 年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约6686万元。
公司同步提升产品能力及服务能力,一体化布局协同效应逐渐显现。我们看好公司向下游布局经销商及视光终端的发展战略,视光中心盈利能力强,我们预计未来将成为公司重要盈利增长点。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公司一体化协同效应显著,我们维持公司22-24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6.64、8.66、11.28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0%、30%、30%,对应EPS 分别为0.62、0.99、1.24 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医疗事故风险;行业竞争格局加剧的风险;原材料供应商较为集中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