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9 月27 日,公司发布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说明书(2021 年半年报更新稿)。
公司具有前瞻性的抓住市场机遇,定增扩产,完善产品体系,未来有望长期获益:公司于2021 年9 月27 日发布《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说明书》(半年报更新稿)。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年产 40 万平方米橡胶减振垫产品生产线建设项目、年产 45 万根钢轨波导吸振器产品生产线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随着城市群、都市圈、同城化建设的大力推进,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打开了空间。城市轨道交通会穿越主要的商业区及居民区,对减振降噪要求较高,受城镇化影响,轨道交通减振里程占全线长度的比例将越来越高。此次募投项目的实施有利于缓解公司产能紧张的现状,提升供货效率,支持公司未来销售业绩的快速增长,也将增强公司钢轨类产品的生产能力,为客户提供多种选择,也为获取该类产品订单提供产能支撑,并且公司丰富的项目经验、良好的口碑和优质的客户资源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较好的保障,同时增强公司综合竞争力,巩固行业龙头地位,为实现公司的发展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
“双碳”目标下,锂化工产品的需求空间广阔,潜力巨大,公司为未来发展奠定产能基础:公司全资子公司昌吉利新能源在庐江的扩产项目中,锂盐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新材料、新药品行业,尤其是新能源行业,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对锂的需求日益增加,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根据SQM 数据,到2025 年,预计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约 1000GWH,基于此计算全球动力电池2025 年锂需求量约68 万吨 LCE;除新能源汽车持续景气增长带动锂消费外,全球储能电池及小型动力电池的消费增长也较为可观,到2025 年,预计其出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均超过 30%,传统工业领域的锂需求保持2%的增长,基于此,对未来5 年的锂需求进行测算,到2025 年全球锂需求或将达到114 万吨LCE,年均复合增长率25%。在无水氯化锂方面,其主要用于生产金属锂,也可以用于铝的焊接、特种水泥生产的添加剂、催化剂等。金属锂主要用于生产锂电池负极材料,也可用于生产有机锂催化剂,或用于生产锂铝、锂镁等合金材料。由于技术、质量等原因国内目前形成规模的优质无水氯化锂生产企业为数不多,无水氯化锂市场前景广阔。氢氧化锂方面,作为锂电池原料,随着对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电动汽车续航能力要求的提高,三元电池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成为趋势,进而带动氢氧化锂的市场需求。2016 至2020 间,需求量增长两倍多,随着锂电池品质的提升,氢氧化锂的需求量预计将大幅增长。碳酸锂方面,作为锂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的主要原料2020 年 8 月以来,在新能源政策补贴退坡以及磷酸铁锂电池技术革新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需求景气致磷酸铁锂系电动车率先受益,带动碳酸锂需求高速增长。受益于“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锂化物产量未来的需求空间广阔,本次投资增强了公司自身的生产能力,并为未来奠定了产能基础。
噪声污染防治法公布,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噪音首次被纳入监管,噪声污染加强处罚,看好轨交减振降噪产品渗透率进一步提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草案)》第六章中,将交通运输噪声污染纳入监管之中,法案中指出因铁路运行排放噪声造成严重污染的,铁路运输企业和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噪声污染情况进行调查,制定噪声污染治理方案。
此次法案的修正更加明确法律规范对象仅限于人为噪声,并且修订草案增加了噪声污染的防治对象,比如在交通运输噪声的定义中,专门增加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噪声;并且将适用的地域范围从仅适用于城市市区的规定扩展至农村地区。近年来,随着轨道交通的发展,轨道交通更多的进入人口稠密地区以及居民居住区域,也致使城市轨道交通得噪声扰民问题更为突出,为了解决部分噪声污染行为在现行法律中存在监管空白的问题,草案增加了噪声污染的防治对象,扩大了法律适用范围。我们认为,近年来我国城市群及都市圈之间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猛,并且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噪声被纳入监管,未来对于轨道交通减振降噪产品的需求将愈发强烈,渗透率进一步提升,公司作为轨道减振降噪的龙头企业,未来将受益明显。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轨交减振降噪领域龙头企业,下游轨道交通行业的高速发展带来需求增速高企,公司持续提升产品产能,完善产品体系,核心竞争力得到增强,同时公司开拓建筑减隔震以及锂化物系列产品,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业绩,继续给予“买入”评级,预计 2021-2023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81 亿元、5.80 亿元、8.71 亿元,EPS 分别为0.66 元、1.00元、1.50 元,对应 PE 为29 倍、19 倍、13 倍。考虑到《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的确定性进一步加强,建筑减隔震市场扩大,叠加公司锂电产品项目预计将在未来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给予目标价格30.04 元-35.05元,对应2022 年PE 为30 倍-35 倍。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行业政策变动风险,新业务、新市场拓展风险,铁路建设不及规划预期风险,行业环境变化风险,投资协议不确定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