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公司2018 年度业绩快报称: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586.77 万元,同比增长11.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988.14 万元,同比增长14.49%。同时公司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已提前涉足氢燃料电池业务,并取得一定成效。截止目前,公司已成功交付了下游客户霍尼韦尔氢燃料电池核心配套组件,应用于日本本田Clarity 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制造。
观点:
2018Q4公司营收与业绩均逆势大涨,ROE维持高位
根据公司公告数据推算,2018Q4 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6.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8.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更是大增26.6%。2018Q4 中国乘用车销量出现双位数下滑,公司各项指标均远远超出市场平均水平,显示出较强的成长性。
公司2018 年ROE 预计为12.12%,与上一年持平,明显高于汽车零部件行业平均(TTM 8.08%)
节能减排趋势确定,公司涡轮增压核心零部件增长稳健,可替代性低
结合节能减排大趋势以及“双积分”2020 年严格实施的趋近,涡轮增压是增长最为确定的汽车零部件领域之一。同时,混动汽车多数配备了涡轮增压器。预计涡轮增压器未来5 年的CAGR 为10%左右,公司增速将快于市场。
公司所供应的涡轮增压叶轮需要五轴机床进行复杂的机加工,市场竞争格局较为确定。公司匹配霍尼韦尔、康明斯等客户地位牢固,近年鲜有挑战者入局。叶轮加工工艺复杂,原材料成本占比极低,使得公司利润对上游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不敏感。
汽车零部件加工夹具业务受整车销量影响小
公司的零部件机加工夹具业务仅与汽车零部件种类有关,受下游销量的影响非常小
公司深耕汽车发动机缸体以及转向节等零部件的机加工夹具多年,下游客户包括上汽通用等主流整车厂、零部件厂,增速稳健。
氢燃料电池零部件带来想象空间
目前锂电池在续航方面的短板仍然比较明显,氢燃料电池是下一代新能源技术中潜力较大的一种。
公司与霍尼韦尔合作,匹配了本田Clarity 车型的氢燃料电池外壳、叶轮等重要零部件,有望以此为契机发挥公司精密加工的优势,在下一轮新能源热潮中占得先机。
结论:
在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我们看好公司涡轮增压零部件业务和新能源零部件业务所带来的长期成长性。预计公司2019/2020/2021 年营收分别为8.51/10.32/12.1 亿元(+13%/21.2%/17.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5/2.23/2.69 亿元(+15.8%/20.3%/20.6%),EPS 分别为0.93/1.11/1.34 元,对应PE 为15.5/12.9/10.7x。
维持公司“强烈推荐”的评级,维持目标价19.43 元。
风险提示:
涡轮增压器普及速度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