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激光切割控制系统产品矩阵逐步完善,公司份额持续提升公司激光切割CNC 控制系统覆盖了平面切割、管材切割和板管一体加工。
经过持续的产品开发,在切割领域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产品矩阵,包括控制系统、CAD/CAM 套料软件、配套智能标识控制硬件、伺服系统和工业物联网等。公司利用软件二次开发优势,从头部客户定制化需求切入市场。
目前次新客户采购份额提升,同时头部客户标杆效应逐步体现有望推动中长尾客户选择公司产品。我们认为,随着公司在激光加工领域持续投入,新品与客户生态有望持续完善,激光加工系列产品有望持续实现市占率突破,维持该业务线较高增速。
2、数控系统走向高端,FE 系列高端数控产品有望成为下一核心增长点公司以南京开通为支点,共同开发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扩大车床市场份额。
公司持续投入新品研发,有望在高端数控机床领域实现数控系统的自主可控。根据公司公告,公司打造了FE 系列加工中心数控系统,助力高端机床数控系统国产替代。FE 系列基于自研数控系统的基础软件平台Phoenix 研发,包括了车床系统、铣床系统以及车铣复合系列产品,项目时间周期约4 年,目前首款产品FE30M 已发布。
高端数控机床国产化率较低。高端数控机床需要实现高精度、高复杂性、高效高动态加工,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精密模具、军工、电子、船舶等高端工业领域,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使得国内高端数据机床需求增加。目前我国数控机床企业主要定位于中低端,而高端数控机床国产化率减低(18年仅约 6%),提升空间广阔。我们认为,高端数控机床本质是工业软件,尤其是数控系统,数控系统国产化是高端数控机床国产化关键。我们认为公司在下游需求有所回暖背景下,有望通过前瞻布局研发,在高端数控系统领域实现产品能力突破,以FE 系列为起点构成公司未来持续增长的动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看好公司激光产品线市占率持续提升,看好国产高端数控机床成长性。由于22 年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导致22 年公司增速放缓基数较低,我们修改公司23 年盈利预测,收入由6.76 亿元下调为4.49亿元,归母净利润由1 亿元下调为0.90 亿元;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5 年营收为5.31/6.40 亿元;2024/2025 年归母净利润为1.27/1.72 亿元,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对应当前股价PE 分别为40.67/28.71/21.16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激光切割产品研发及客户拓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子公司南京开通发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