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2022 年4 月25 日,公司发布2022 年一季报:2022 年Q1 实现营业收入4.43 亿元,同比增长86.16%,环比下降10.84%;实现归母净利润0.60 亿元,同比增长1192.74%,环比下降32.8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1.53 万元,同比增加101.16%,环比下降99.38%。毛利率20.73%(同比增加12.23 个百分点,环比下降3.13 个百分点),净利率13.71%(同比增加16.02 个百分点,环比下降4.40 个百分点)。
投资要点:
主要产品量价齐升,经营业绩同比增长
2022 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3 亿元,同比增长86.16%,环比下降10.84%;实现归母净利润0.60 亿元,同比增长1192.74%,环比下降32.80%。公司一季度营收与利润同比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主要产品销量与售价增长。据wind 数据,2022 年Q1,磷酸氢钙价格为3164.39 元/吨,同比增长73.96%,环比下降12.02%;据卓创咨询,2022Q1,磷酸二氢钙价格为3930.21 元/吨,同比增长58.62%,环比下降8.32%。公司一季度归母净利润环比下降,主要系公司主要产品价格下降,同时原材料价格维持高位。据wind 数据,2022 年Q1,磷矿石价格为620 元/吨,与2021 年Q4 持平;截至2022 年4 月25 日,硫酸价格为924 元/吨,处于近年来高位。
2022 年3 月,公司募投项目湿法磷酸净化及精细磷酸盐项目建成并投入试生产,为公司业绩增长带来一定贡献。进入二季度以来,公司主要产品价格维持高位。据wind 数据,截至4 月25 日,磷酸氢钙价格为3838.89 元/吨,同比上涨90.67%;据卓创咨询,截至4 月25 日,磷酸二氢钙价格为5650 元/吨,同比增长94.83%;据百川盈孚,工业级湿法磷酸价格为10250 元/吨,同比增长113.54%。在主要产品价格维持高位与湿法净化磷酸投产双重作用下,公司二季度业绩有望持续增长。
2022 年Q1,公司销售费用为404.49 万元,同比增加33.41%,销售费用率为0.91%,同比下降0.36 个百分点,环比增加0.1 个百分点,主要系广西公司投产经营较上年同期期销售费用增加所致;管理 费用率为2.68%,同比下降3.99 个百分点,环比增加0.4 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为0.74%,同比下降1.39 个百分点,环比增加1.4 个百分点。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2022 年Q1 研发费用为153.45万元,同比增加50.31%。
湿法净化磷酸项目投产,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2018 年,公司实施了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用于“湿法磷酸净化及精细磷酸盐项目”。该项目以磷酸分级利用为主题,贯彻“酸-肥-盐”相结合的原则。项目建成后,将形成14.5 万吨/年磷酸、14 万吨/年磷肥、18 万吨/年磷酸盐、1.5 万吨/年氟硅酸钠与100 万吨/年磷石膏综合利用产能。项目的实施对公司拓展净化磷酸的深度利用,提升产品附加值,丰富产品线,增强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2021 年上半年,广西项目的一期磷肥及磷酸盐装置已经投产,为2021 年业 绩增长做出较大贡献。2022 年3 月,10 万吨湿法净化磷酸装置建成并投入试生产。同时,2021 年公司5000 吨/年磷酸铁生产装置基本建设完成并产出部分产品。受益于磷酸铁锂在动力电池中比例提升和国内磷酸铁锂储能电池的爆发,工业磷酸、磷酸铁等需求和价格均维持高位,广西防城港10 万吨/年净化磷酸与东川基地5000 吨/年正磷酸铁将在今年成为公司业绩增长带来较大贡献。
推动磷酸铁与磷酸铁锂项目建设,加速新能源转型2021 年10 月,公司与防城港市港口区人民政府拟于近日签订《项目合作框架协议书》,拟建“5 万吨/年电池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前驱体材料磷酸铁及配套60 万吨/年硫磺制酸项目”、“10 万吨/年电池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目前,5 万吨/年电池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前驱体材料磷酸铁及配套60 万吨/年硫磺制酸项目已于2022 年2 月28 日取得环评批复,项目处于准备建设阶段;10 万吨/年电池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前驱体材料磷酸铁项目以及10 万吨/年电池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环评报告正在办理中。公司在磷酸铁生产方面具有两大显著优势:(1)原材料成本优势。相比于外购磷源的磷酸铁生产企业,公司采用湿法净化工艺生产磷酸,具有磷源的成本优势。(2)制造成本优势。磷酸铁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和公司现有磷化工体系相耦合,公司能够充分利用副产物,从而降低生产中的环保处置成本,并且可以减少制造环节的中间链条,降低制造成本。未来公司有望进一步扩大磷酸铁生产规模,充分发挥上述两大优势,在磷酸铁/磷酸铁锂赛道占据一席之地。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2/2023/2024 年归母净利分别为3.65、4.64、6.54 亿元,对应PE 分别为13.25、10.41、7.38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产能投放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未来需求下滑;新项目进度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