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公布2023 年年报,报告期内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89、7.17、7.23 亿,分别同比+29.62%、+33.35%、+47.63%,2023Q4 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12、1.99 和2.22 亿,分别同比+22.82%、-11.25%和+20.17%,分别环比+60.28%、+15.7%和+35.37%。
事件:公司公布2024 年一季报,报告期内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31、1.69、1.65 亿元,分别同比+25.99%、+26.35%、+27.97%,分别环比-30.81%、-15.08%、-25.68%。
生命科学、水处理和提锂业务为三大增长极,驱动2023 年收入快速增长。2023 年公司整体收入同比+29.62%,实现快速增长,分业务模式来看,分别占收入62.54%、33.14%、2.6%的吸附材料、系统装置、技术服务业务收入分别同比+13.45%、+76.44%、+4.5%。就占比最大的吸附材料板块来看,水处理与超纯化、节能环保和生命科学三大细分应用方向收入增速分别为22%、37%和40%,为此板块收入快速增长的三大核心驱动力,生命科学板块收入占比高、增速快,背后主要是受到GLP-1 市场高景气拉动,固相载体需求增长明显。就系统装置板块来看,2023 年实现远超公司整体水平的收入增速,背后主要是盐湖提锂系统装置实现收入5.2 亿,同比+85.16%。
剔除盐湖提锂业务后的“基本仓”收入稳增,共振成长趋势延续。2023 年扣除盐湖提锂大项目后的基础业务收入19.69 亿元,同比+20.12%,2019-2023 公司基本仓业务收入由6.3 亿元增长至19.7 亿元,CAGR 达32.98%,充分印证出公司多个下游应用方向共振成长向上的良好态势。
生命科学、水处理增长极引领吸附分离材料结构优化,2023 年盈利水平显著提升。2023年公司吸附分离材料实现销量4.77 万吨,同比+10.47%,实现销售收入15.56 亿元,同比+13.45%,我们测算吸附分离材料销售单价3.26 万元/吨,同比+2.7%,均价提升背后,主要是高单价、高盈利的生命科学、水处理与超纯化板块收入占比在2023 年分别同比+5.37pcts、+2.31pcts。我们测算2023 年吸附分离材料单位成本为1.59 万元/吨,同比-10.43%,背后主要是核心原材料苯乙烯2023 年均价同比-9.46%。均价提升而成本下行之下,公司吸附分离材料单位毛利达1.67 万元/吨,同比+19.42%,毛利率达51.13%,同比+7.16pcts。
提锂吸附技术持续迭代,强产品竞争力构筑提锂业务深厚壁垒。从收入端来看,2024Q1公司确认国投罗钾项目收入9900 万元,目前在盐湖提锂领域尚未确认收入的在手订单规模超过11 亿元,后续提锂业务对收入和利润端产生持续贡献的确定性强。从技术和产品端来看,2023 年具有“高吸附、高解析、低硼选择性”特点的“第三代”盐湖提锂吸附剂推向市场,产品性能全面领先已知竞品,并且可实现成本的大幅下降。目前 公司盐湖提锂应用工艺已覆盖几乎全部卤水及其亚型,实现了覆盖全球各盐湖矿区的强大竞争优势。性价比领先的工艺和产品,叠加丰富的吸附法盐湖提锂工艺应用经验,使公司在锂价有所承压的大背景下能够维持自身收入韧性,随着海外市场的加快开拓,新的市场空间正加速打开。
蓝晓科技:吸附分离平台型企业,多业务线成长共振。公司是国内吸附分离树脂行业龙头,甫一进入行业便锚定技术领先战略,以中高端应用领域拓展为抓手,带动公司整体产品布局完善和对各细分市场的全面渗透。未来看点在于:1)作为多肽固相合成载体核心供应商,持续受益下游GLP-1 市场高景气;2)盐湖卤水直接提锂技术领导者,锂价下行背景下,公司盐湖提锂技术综合成本低,技术产业化成熟度高,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提升;3)半导体用均粒树脂,高端饮用水用树脂凭借高性价优势实现国产替代和出口领先;4)环保、基础化工等领域贡献潜在增量市场。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2023年业绩符合预期,但考虑到2024Q1综合毛利率环比有所下降,或一定程度影响全年盈利表现,我们略下调盈利预测,同时引入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归母净利润分别10.09/13.14/16.4亿(2024-2025前值分别为10.09/13.61亿),对应当前股价的2024-2026年PE分别为23.4/18/14.4X,考虑到公司多业务领域共振成长趋势延续,规模与经营质量双升,我们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开拓不及预期风险;锂价大幅波动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减肥药市场扩容不及预期风险;海外需求下滑风险;参考信息滞后风险;政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