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公司2022Q1-3 实现营业收入66.13 亿元,同比+105.48%;归母净利润3.53 亿元,同比+109.65%;扣非归母净利润3.32 亿元,同比+118.32%。
其中Q3 实现营业收入19.89 亿元,同比+34.21%;归母净利润0.89亿元,同比+36.79%;扣非归母净利润0.70 亿元,同比+21.00%。
简评
Q3 收入环比下滑,盈利能力短期承压
Q3 收入符合预期,环比下滑主要系Q2 收入基数较高。2022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89 亿元,同比、环比分别+34.21%、-35.23%。
公司2021 年新接订单中大批量订单占比较大,此类订单往往集中进行交付与验收,因此2022 年以来,公司单季度验收规模波动较大。在Q2 验收规模较大的基础上,Q3 收入环比下滑属正常现象。
Q3 毛利率边际下滑,净利率短期承压。2022Q3 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19.93%、4.69%,分别环比-0.62、-2.31pct。公司Q3盈利能力边际下滑,主要系三方面原因:1)毛利率小幅下降,Q3 受产品销售结构影响,公司验收订单的毛利率水平偏低;2)在Q3 验收规模环比下滑的情况下,销售、管理、研发等期间费用偏刚性,压低公司的净利率水平;3)报告期内公司对各类资产减值进行全面清查,Q3 信用减值损失计提0.91 亿元。
持续推进产品结构与内部管理改善,静待盈利能力反弹持续开拓高毛利中段设备,产品结构改善初见成效。根据公司公众号,2022 年以来公司接连推出三工位高速激光切叠一体机、21700 负极外包高速圆柱卷绕一体机、短刀电芯装配线等中段先进设备,并获得蜂巢能源、欣旺达、德国大众等国内外头部客户的认可。此外,2022 年9 月,公司全资子公司东莞雅康(主要负责中段设备业务)通过长期租赁房屋的方式扩大产能,保障公司的中段设备产能快速爬升。我们判断,公司目前的在手订单中前 段设备占比仍接近6 成,后续新接订单中的前、中段设备占比有望趋于均衡,公司的毛利率水平有望持续提升。
加强内部管理,持续推进“降本增效”。2022 年以来,公司将“降本增效”作为一把手工程推进,从研发、采购、生产等全链条环节进行降本,具体包括加强成本管控、推行数字化管理、提升周转及组织运营效率,有望逐步拉动盈利能力改善。
大力开拓海外、储能客户,卡位高增速细分市场海外客户:2022 年以来,公司接连收到来自法国ACC、德国大众、LG 新能源的锂电设备订单,海外市场开拓初见成效。公司开拓海外市场具备以下优势:1)2020 年,公司与其实控人上海电气的参股子公司Manz 达成战略合作,后者在技术与客户资源上助力公司开拓欧洲市场;2)公司与大众的参股子公司国轩高科长期合作,由此顺利切入大众欧洲供应链;3)公司与LG 新能源为后者长期供应卷绕设备,技术实力与大客户背书有望助力公司进一步开拓日韩市场。目前,国内锂电设备企业已基本完成内资电池厂的国产替代,但在外资客户的设备供应链中占比仍较低,顺利开拓外资客户有助于公司未来拓展更大的业务空间。
储能客户:展望未来,储能锂电扩产增速预计将显著高于动力锂电,公司提前卡位储能客户并不断积累合作经验。2022 年以来,公司持续收到储能锂电设备订单,客户既包括宁德时代、欣旺达、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等布局储能领域的传统动力电池厂,也包括鹏辉能源、海辰储能、天能集团等储能电池厂,未来有望充分受益于储能锂电领域的高速扩产。
布局五大基地,充足产能保障交付能力。公司当前拥有位于广东省惠州市、东莞市及江西省宜春市的五大生产基地,总建筑面积超过 87 万平方米。预计2022 年公司整体满产年产值将达到140-150 亿元,充足的产能将有效保障公司的交付能力和效率。
投资建议:公司在锂电设备前段处于领先地位,中、后段亦具备较强竞争力,且不断推进产品结构改善与降本增效,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改善。在海外市场、储能市场扩产快于全行业的背景之下,公司顺利开拓海外、储能客户,将有效扩大业务开展空间。预计2022-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89.23、115.50、138.41 亿元,同比分别+71.55%、+29.44%、+19.83%;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44、10.06、13.79 亿元,同比分别+74.65%、+84.96%、+37.12%;对应PE 分别为24.65、13.33、9.72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分析
1)下游扩产景气度不及预期:2021 年以来,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国内动力电池企业经营压力不断增大,其产能扩张规划存在验收甚至缩减的可能,由此可能带来锂电设备行业需求端萎缩。
2)订单盈利低于预期;2021 年以来,国内外动力电池企业加速扩产,引起锂电设备行业需求旺盛,与此同时也吸引了众多自动化设备企业切入锂电领域。随着下游扩产增速放缓,锂电设备行业存在行业竞争加剧的可能性,新接订单盈利能力或将承受压力。
3)开拓海外客户进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