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是消费电子和智能汽车结构件领军企业,并已逐步发展成为全方位平台型ODM 龙头,业务从智能手机扩展到AIoT、AR/VR,智能汽车组件等,且产品横跨玻璃、金属、蓝宝石、陶瓷、塑胶等新材料,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2022 年业绩逐季改善,盈利水平稳步提升;2023Q1 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公司2022 年实现收入466.99 亿元,同比+3.16%;归母净利润24.48 亿元,同比+18.25%;扣非归母净利润19.35 亿元,同比+56.60%;毛利率19.21%,同比+2.51pcts;净利率5.40%,同比+2.83pcts。分季度来看,公司22Q1/22Q2/22Q3/22Q4 归母净利润分别约-4.11/1.07/10.64/16.89 亿元,业绩逐季度持续环比大幅改善,主要系:1)消费电子、智能汽车业务规模稳步扩大,新客户、新项目陆续落地,驱动业绩放量;2)公司持续降本增效,强化内部管理,业务垂直整合与协同、供应链资源优化等助力费率管控。费用端来看:公司2022 年销售费用率1.56%,同比+0.14pct;管理费用率5.79%,同比-2.98pcts,主要系优化人员招募与管控所致;研发费用率4.51%,同比-0.20pct;财务费用率0.53%,同比-0.60pct,主要系汇兑收益增加;整体期间费用率12.39%,同比-3.64pcts,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加强成本费用管控,提升利润空间。2023Q1:公司实现收入98.39 亿元,同比+5.41%,环比-34.94%;单季度毛利率15.95%,同比+4.71pcts,环比-8.48pcts;归母净利润0.65 亿元,同比扭亏;扣非净利润-0.16 亿元,同比+96.34%,环比转亏,主要系政府补助影响。
消费电子:智能设备结构件领域稳居龙头地位,并从手机开拓到AIoT 等新市场。
手机方面:2022H2 迎来A 客户多机型新机密集备货期,出货表现持续强劲,份额稳步提升,支撑公司手机结构件产品业绩放量。此外,公司于2020 年收购可胜泰州和可利泰州,成功切入金属中框产品,实现手机、手表金属业务多点开花,而且通过持续研发创新推动金属垂直业务;公司于2021 年实现湘潭新园区组装厂投产,客户持续补充,上下游整合推动业绩稳健成长、盈利能力提升。
AIoT 方面:全球智能手表、AR/VR 市场空间广阔且规模增长迅速,公司在智能穿戴设备领域涵盖玻璃、金属、蓝宝石、陶瓷、塑胶、触控及光学模组产品,具有丰富的技术储备和优质客户资源,覆盖平板电脑、PC、智能手表、AR/VR等产品,持续贡献业绩增量。
新能源汽车:位列市场领航地位,多种材料、多款产品等业务促业绩高增长。
公司2022 年新能源汽车业务实现收入35.84 亿元,同比+59.41%,营收占比提升至7.67%。公司研发掌握玻璃、金属、塑胶等多种材料工艺,涵盖中控屏、仪表盘、B 柱、充电桩、大尺寸车体玻璃等多款产品及产品组装业务,汽车客户数量进一步增加至30 家以上,业绩有望维持高增长。新能源汽车需求维持高景气,公司在不断加深与现有客户合作的同时,持续丰富国内外客户群体;为配合海外客户新需求,公司在墨西哥成立子公司专门从事汽车电子零配件业务,可就近更好地为客户提供生产制造与售后服务,有利于进一步开拓北美市场。
当前车载屏智能化和汽车玻璃轻量化的趋势为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公司在技术、加工及产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业绩预计保持高速增长。
风险因素:大客户产品创新不及预期;公司产能扩张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行业竞争加剧等。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是消费电子和智能汽车结构件龙头,业务从手机扩展到AIoT、AR/VR,智能汽车组件、光伏玻璃等,且产品横跨玻璃、金属、蓝宝石、陶瓷、塑胶等新材料。我们维持公司2023 年净利润预测为31 亿元,并且考虑到公司后续收入规模优势显现+费用控制,小幅上调2024 年预测至41亿元(原预测为39 亿元),新增2025 年净利润预测为48 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0.62/0.82/0.96 元。参考消费电子智能终端零部件可比公司(领益智造、立讯精密)2023 年Wind 一致预期PE 平均水平约18 倍,汽车电子零部件可比公司(文灿股份、拓普集团)2023 年Wind 一致预期PE 水平约25 倍,考虑到公司在消费电子行业持续推动上下游整合并在新能源汽车、光伏玻璃等领域加速拓张,开拓第二成长曲线,我们给予一定估值溢价,给予2023 年25 倍PE 估值,对应目标价16 元,维持“增持”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