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发布2021 年年报,2021 年实现营收12.10 亿元,同比增长10.32%;实现归母净利润3.18 亿元,同比增长8.36%,符合我们预期;同时,公司发布2022 年一季报,2022 年一季度实现营收2.94 亿元,同比增长37.56%;实现归母净利润0.71 亿元,同比增长16.83%。
IR46 标准推动新一轮电表替换周期,AMI 业务稳健增长。
作为强制检定类计量器具,智能电表检定周期一般不超过8 年。2018 年开始,首轮建设的智能电表开始进入更换的高峰期,2020 年第二批招标开始,国网开始全面实行698-IR46 规格的智能电表,从而推动新一轮电表替换周期。公司智慧计量与采集系统(AMI)板块2021 年营业收入8.96 亿元,同比增长0.95%,占总营收比重74%,2021 年毛利率40.07%,同比增长2.48pct。受缺芯影响,部分智能电表订单交付出现延迟。智能电力终端及系统营收1.16 亿元,同比增长23.2%;智能流量仪表及系统营收0.28 亿元,同比增长40.2%;智能配用电产品及系统营收1.26 亿元,同比增长118.7%;物联网传感器及配件营收0.29亿元,同比增长66.6%。
2022 年一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增长37.56%至2.94 亿元,主要基于在手订单充足,且克服疫情下的交付压力实现订单确认。归母净利润增速小于营收增速,主要由于疫情下原材料及物流成本上升。
募投项目达产后公司产能有望进一步提升。
公司2017 年通过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6.37 亿元,用于能源需求侧物联网信息平台生产建设(需求侧电、水、气、热计量和信息采集系统产品的生产建设项目)、智能电力仪表和智能配用电设备智慧制造建设等项目。年报显示,截至2021 年底,上述建设项目均已结项,投资进度达到90%以上。我们预计,上述募投项目将于2022 年上半年达产,带动公司产能提升,同时也可以为智能电力终端及系统、智能配用电产品及系统等业务板块提供支撑。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双碳”目标背景下,电子式电能表已进入智能化时代,智能电表在具备了最基本的用电量计量功能的基础上,同时还满足了双向计量、阶梯电价、分时电价、峰谷电价、防窃电、信息储存和处理等功能需求。我们维持2022-2023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4.06/5.26 亿元,新增2024 年预测净利润为6.60 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2 年PE 为10 倍。公司智能电表业务需求向上,设备终端出货顺利,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电网招标金额不及预期、能耗监测系统拓展不及预期、原材料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