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力学特性智能化测试领域龙头企业,盈利能力提升明显:公司成立于1993 年,是国内领先的结构力学性能测试仪器设备及测试系统供应商,设备可涵盖民用市场和军工市场所有领域:航空航天、土木工程、轨道交通、汽车工业、机械设备、能源电力、电子电气、特种设备、海工结构、高校教学等,与上百家高校实验室、上千家合作企业和国家航天航空、兵器、舰船等国防军工科研机构保持着长期合作关系。
公司2020 年营业收入突破2.05 亿元,归母净利润达0.5 亿,同比增长65.50%,其中动态信号测试系统占2020 年总营收的56%。在新冠疫情的不可抗力因素影响下,依旧实现营业收入和利润的双增长,连续三年规模净利润增速大于50%,公司保持良好上升势头。
“一站式”服务体系龙头优势明显,军民融合促进创新,市场成长空间广阔:公司结构力学性能测试系统是交钥匙工程,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具备快速定制能力,据东华测试业绩说明会中披露,公司定制化服务占总体业务40%左右。根据公司披露的信息以及证券时报的整理显示,目前我国超过七成高端科学仪器依赖进口,公在国内结构力学测试仪器市场占有率成长空间广阔,达到60%-70%,主要战略目标是进口产品替代,成长空间广阔。
在军民融合的战略的带动下,根据公司在深交所互动易的回答以及公司官网的信息显示公司参与神舟飞船、C919、“天问一号”等众多大国重器的相关测试试验,以及航空发动机参数记录仪等大型项目,可针对海工装备下的船舰、潜艇、航空母舰以及航空的直升机提供管理监测。2018 年至2020 年,航空航天业务销售金额分别是2690 万元、2065 万元、3500 万元,营收占比平稳,助力国家军工装备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发展。
公司自主研发电化学工作站,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开辟新能源领域发展,打造未来新的业绩增长点:公司以“抗干扰”技术为核心,历时5 年推出DH7000 系列电化学工作站,成为国内首家自主掌握核心技术的公司,打 破国内依赖进口电化学分析设备的被动局面。设备可广泛应用于电化学分析、环境测试、腐蚀和涂料、电池、超级电容器、纳米技术、传感器、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的研究,拥有广阔市场前景。
随着全球对新能源的开发投入,电化学工作站的下游应用场景-电化学储能及燃料电池将会被持续开发利用,2020 年电化学储能的累计装机规模为3269.2MW,同比增长91.2%,2022-2026 年燃料电池市场也将以30%的增速增长,为电化学站提供市场空间。公司先一步掌握核心技术,打开国产电化学仪器市场格局。
受益于工业互联时代,在线监测业务高速发展,PHM 业务市场潜力较大:
随着国家新基建建设和工业物联网的推进,监测仪器作为必不可少的建设基础,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技术水平要求不断提高。公司28 年经验技术积累使其在工业互联网感知层,具备很大优势,可提供定制化在线监测服务,在大型桥梁设施领域已有20 年的项目经验积累。公司大力发展基于PHM(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的设备维保平台,对设备进行全周期管理,通过建立故障信息库开发能对设备进行故障诊断和健康管理自动化机器"医生。
目前公司PHM 业务主要分为三大部分:一是结构力学的在线监测业务,应用在桥梁、高层建筑、港口机械、运输工程机械等方面;二是军工PHM业务,应用在舰船、潜艇、直升机等方面;三是基于 PHM 的设备智能维保管理平台,在化工、钢铁和水务领域已有多个应用案例。
投资建议:鉴于公司作为传统力学测试领域龙头,叠加公司自主研发的电化学工作站,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开辟新能源领域发展,打造未来新的业绩增长点,以及在线监测业务高速发展,PHM 业务市场潜力较大;公司三大业务主线并行,预计公司未来业绩有望实现较快增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预计2021-2023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9 亿元、1.23 亿元、1.64亿元,EPS 分别为0.57 元、0.89 元、1.19 元,对应PE 为48 倍、31 倍、23 倍。
风险提示:盈利水平风险;行业竞争风险;技术流失风险;核心技术失密风险;成本费用上升的风险;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的不确定性风险;统计误差、预测参数、假设等不及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