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批次新股定价区间
博晖创新
公司主营业务是从事医疗器械行业中临床检验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最大的人体微量元素检测系统供应商,也是微量元素检测市场最早的培育者。主要产品为人体微量元素检测系统,包括仪器、试剂等,主导产品占公司收入95%以上。2008-2011年公司收入与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24%、32%。截至2011年底,公司产品已覆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和各地约1,000余家经销商建立了合作关系。客户结构涵盖妇幼保健机构(医院)、儿童医院、综合医院、社区服务中心、独立实验室等检验机构。2008-2010年,公司人体微量元素检测仪器产品市场占有率分别为54.50%、58.48%和58.97%。公司依靠“仪器占领市场,试剂获取利润”的盈利模式,获得持续稳定的增长和较高的利润水平。公司发行价为15元,对应2011年的发行后静态市盈率为34.09倍。预计公司2012-2013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57元和0.73元,对应发行价下2012年和2013年的市盈率分别为26.32倍和20.55倍。博晖创新所属的微量元素检测行业尚处于发展初期,目前国内市场规模仅2亿元左右,公司作为行业龙头规模仍较小,未来随着居民对营养健康的意识不断提高,增长潜力较大。公司在国内市场处于垄断地位,具有一定的话语权,在存量仪器的带动下试剂将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但长期来看产品爆发性增长的动力不足,而新试剂产品还得先依赖于自产仪器的推广以及对旧产品的替代情况,因此在时间与进度上都存在较高的不确定性。因此,我们给博晖创新的上市首日定价区间为18.73-21.79元。
麦捷科技
公司专注于片式电感及片式LTCC射频元器件等新型片式被动电子元器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并为下游客户提供技术支持服务和元器件整体解决方案。产品广泛用于通讯产品、消费类电子、计算机、互联网应用产品、LED照明、汽车电子等领域。2008-2011年,公司营业收入复合增长24.85%,净利润复合增长45.01%,其中片式电感和片式LTCC射频元器件分别占2011年营业收入的90.72%和9.27%。2010年公司片式电感产量全球市场份额3%,排名第6,国内排名第2;LTCC产品全球市场份额1.08%,国内排名第1。公司拥有优质客户资源,主要客户包括TCL、创维、华为、冠捷、领明、同洲电子、兆弛、MOTO、三洋、海尔、海信、比亚迪等。公司发行价为15.3元,对应2011年的发行后静态市盈率为25.93倍。预计公司2012-2013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68元和0.82元,对应发行价下2012年和2013年的市盈率分别为22.5倍和18.66倍。麦捷科技所处的片式电感与LTCC射频元器件两个行业集中度均较高,目前主要被日本厂商占据,国内竞争者有4家。随着手机、电脑、液晶电视等终端产品制造向大陆转移,全球65%以上的片感需求都在国内,受益于下游市场的广阔需求,未来行业发展前景较好。不过相比同行业上市公司顺络电子,公司在技术、客户等方面仍存在差距,且高端产品占比相对较低;而相比国际巨头,公司产品线又相对比较单一。此外,公司面临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毛利率水平下跌可能性较大。因此,我们给麦捷科技的上市首日定价区间为19.88-22.97元。
同大股份
同大股份主要从事超纤PU革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超纤PU革的龙头之一,产品包括超纤基材、超纤绒面革和超纤光面革,2011年收入占比分别为19.9%、20.3%、46.6%,主要应用于制鞋、沙发家具、汽车内饰及座套等领域。公司超纤PU革产品定位中高端,在代表超纤PU革技术最高水平的日本市场也有一席之地。公司在国内超细纤维革销量榜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华峰超纤。公司和国内知名品牌如安踏、贵人鸟、李宁、特步以及这些品牌相应经销商发展长期合作关系,同时,产品直接或间接配合的品牌客户有耐克、阿迪达斯等世界著名企业。公司发行价为23元,对应2011年的发行后静态市盈率为19.33倍。预计公司2012-2013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31元和1.57元,对应发行价下2012年和2013年的市盈率分别为17.56倍和14.65倍。同大股份是我国超细纤维人工革行业的开创者,2007年产业化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公司现有产能600万平米,募投项目使产能提高50%,新增产能预计消化压力较大。截止目前,超纤合成革方面的上市公司有4家,加上同大股份,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合计超过50%。与同类4家上市公司相比,公司产品结构与华峰超纤最为接近,但华峰超纤因为原料可以自供且机制和管理有一定优势而有较高的毛利率,公司在鞋革方面下游客户档次不如双象、禾欣股份,也没有禾欣股份在汽车内饰方面的优势。因此,我们给同大股份的上市首日定价区间为27.37-32.21元。
备注:本期新股在网上申购时,我们提出了三只新股质地均为中等,其中博晖创新和麦捷科技发行定价偏高,同大股份定价基本合理,三只新股发行市值均较小,能适当承受风险的投资者参与申购的建议。4月中旬以来,新股上市首日表现基本是涨多跌少,相较之前的破发潮大有改观,只是新股上市表现仍有分化,因此投资者仍需注意风险。此外,证监会公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已经开始实行,意图控制发行价和抑制新股炒作,加上目前二级市场系统性风险犹在,所以我们建议投资者要谨慎对待新股,建议中签的投资者尽量在首日将新股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