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LED 背光龙头,主业重回快速增长,布局光学膜、光通信器件打开成长空间。公司是国内小尺寸LED 背光龙头,全球市占率在10%左右。2012 年起,公司由小尺寸背光向8 倍市场空间的大尺寸背光领域拓展,我们预计公司2016 年小尺寸与大尺寸背光营收体量已相当,在5 亿元上下,大尺寸背光业务过去两年CAGR 高达48%,公司中期成长空间已打开,主业有望重回快速增长。同时,公司围绕现有客户横向拓展产品线,布局光通信、光学膜、小间距、闪光灯等相关业务领域,培育中长期增长点。
小尺寸背光业务,OLED 带来负面冲击,但公司有望受益份额提升重回增长。2015 年受行业竞争加剧和公司业务调整影响,我们测算公司小尺寸营收和营业利润分别下滑17.28%/52.05%。2017 年起,A 客户大概率导入OLED 引领中小尺寸显示进入OLED 时代,但受制于成本,OLED 仍将与LCD 长期共存,预计小尺寸背光LED 市场将趋于萎缩,但2020 年市场空间仍可维持在35 亿元,2017-2020 年CAGR 为-6%。公司小尺寸经过2015年调整,2016 年成功突破三星、LG、VIVO 等重点客户,营收有望重回增长,预计2018 年营收将达6.7 亿元,2016-2018 年CAGR 为12%。
大尺寸背光业务,突破海信创维等大客户,进入爆发期,预计2016-2018年CAGR 为35%。2016 年国内大尺寸背光市场规模为242 亿元,同比+5.23%,市场空间8 倍于小尺寸背光。公司于上市后布局大尺寸背光,经过几年积累,目前已成功导入创维、海信、TCL、长虹等一线客户,进入爆发期。根据产业链调研数据,公司在创维的份额约为20%,是海信电视灯条的唯一国内供应商,份额占比超10%,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2016年募投加速大尺寸背光扩产,预计到2018 年将新增灯条产能2800 万条/年。我们预计公司大尺寸背光营收至2018 年可达9.5 亿元,两年CAGR为35%。
光学膜、光器件业务等新业务打开中期成长空间。光学膜是显示产业链上的明珠,2016 年全球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用光学膜片市场达924 亿元,行业毛利率约40%。公司2013 年成立深圳聚飞光学材料,主攻增光膜与扩散膜,2015 年产量达33.6 万m2,预计2017 年望营收过亿。光器件国内市场规模百亿,受益4G/5G、FTTH、IDC 等大趋势,行业高速增长,公司从封装领域出发,于2016 年5 月开始正式与中兴合作共同开发芜湖生产基地,用地150 亩,开拓光器件及光芯片业务,并计划携手中兴拓展IC 设计与应用领域的外延发展。光学膜、光通信市场空间广阔,有望打开公司中长期增长空间。
风险因素。背光业务竞争加剧;光学膜、光通信等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盈利预测、估值及投资评级。公司背光业务有望重回快速增长,至2018 年,小尺寸背光营收有望达6.3 亿元,大尺寸有望达9.5 亿元,背光整体较2016年增长54%。光学膜、光通信市场空间广阔,公司积极布局,打开长期成长空间。我们维持公司2016/17/18 年EPS 预测0.21/0.29/0.40 元,给予公司2017 年32 倍PE,维持目标价12.8 元,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