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2017 年4 月21 日,公司正式发布2016 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5.94 亿元,同比增长56.19%;实现归母净利润6714.35 万元,同比增长180.71%。
公司业绩实现高速增长,主要是因为健康监测业务营收增速回升、血透业务“产品+渠道+服务”日渐成熟。
点评:
慢病监测产品线日趋丰富,精准营销促使营收增速回升至23.42%: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掌式监护仪等多款产品的研发与推广,此外,公司开展精准营销,加大国内外市场推广力度:一方面公司将监护产品按低中高不同层级进行分类定位,精准匹配经销商;另一方面公司将重点推广的市场从经济下滑的欧洲转移到新兴发展的非洲地区,创造新的业务突破点。2016 年公司健康监测实现营收2.19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42%,业绩实现恢复性增长。
深耕血透业务,内生外延推动营收实现84.92%超高速增长:
公司2016 血透板块实现营收3.70 亿元,同比增长84.92%,主要原因是集团整合营销和市场认可度提升,促进血液透析液、透析粉、透析机及配件销量大幅上涨。此外,公司还积极进行外延扩张,收购优质标的(常州华岳、挚信鸿达),并在天津、南昌两地自建血透耗材生产基地,逐渐打破血透耗材供应的地域限制,提高公司的供应能力,降低运输成本,实现外省市场份额的扩张。
推进“产品+渠道+服务”全产业链布局,业绩增速有望持续高于行业:
目前,在上游产品方面,公司已完成上游端血透粉液、血透管路、透析针等产品的布局;在中游渠道方面,公司对深圳、贵州、上海等多家中游渠道商进行整合;在下游服务方面,公司收购同泰医院、清远康华医院等多家医院,持续布局血透服务,全产业链格局日渐明晰。未来,公司有望充分发挥全产业链布局的协同优势,维持高于行业的业绩增速。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按照我们测算,公司17-19 年EPS 分别为0.70、0.95、1.29 元,对应39、29、21 倍PE,考虑到业绩成长性和小市值溢价,给予公司75 倍PE,目标价为53 元,较2017/4/21 收盘价27.61 元/股存在92%上涨空间,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外延落地低于预期,国家政策变化风险;市场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