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业绩超市场预期。新冠检测显著增厚业绩,上半年8 家实验室扭亏为盈。
特检业务持续加码,“精准中心模式”顺利推进。自有产品研发进展顺利,代理业务有望逐步恢复。股权激励计划覆盖人群广,彰显公司强烈信心。公司各项费用率控制良好,经营性现金流改善明显。
公司业绩超市场预期。公司2020H1 实现收入、净利润、扣非净利润44.73 亿、5.01 亿、4.70 亿元,同比+11.99%、+102.19%、+106.26%,其中2020Q2 实现收入、净利润、扣非净利润29.41 亿、4.95 亿、4.68 亿元,同比+36.22%、+182.06%、+194.36%,同比大幅增长,业绩超市场预期。
新冠检测显著增厚业绩,上半年8 家实验室扭亏为盈。新冠疫情下公司作为指定第三方新冠核酸检测机构,覆盖国内30 个省份,上半年累计完成核酸检测超800 万份,预计贡献近9 亿收入,为上半年业绩的主要增量。根据草根调研,目前已累计完成1400 万例核酸检测,是全国检测量最大的机构之一。此外,伴随医院就诊量的逐步恢复,2020H1 公司常规业务量恢复至同期80%左右。新冠检测催化公司经营拐点提前到来,上半年8 家ICL 实验室扭亏为盈,盈利实验室数量达29 家(共38 家)。目前国内疫情已较为稳定,但为防控海外病例输入和应对偶发聚集性病例爆发,常态化新冠核酸检测预计仍会维持较长一段时间。
上半年公司快速协同响应抗疫,展示出行业领先的检验能力,为未来常规检测的外包业务拓展奠定坚实基础。
特检业务持续加码,“精准中心模式”顺利推进。公司重点发展高毛利的特检业务,深度打造“质谱分析+综合性分子诊断”两大平台和“妇幼+肿瘤+感染+慢病”四大学科。上半年建设10 余家质谱实验室,申请3 项国家发明专利。在扣除新冠核酸和抗体检测后,特检业务及质谱诊断等学科收入占诊断服务收入比例超35%。公司行业首创的基于特检平台的“精准中心模式”渐见成效,上半年累计有5 家精准中心实现盈利,收入同比增长超40%,公司计划下半年启动精准中心省外复制运营。
自有产品研发进展顺利,代理业务有望逐步恢复。2020H1 研发投入1.25 亿元,同比+29.81%,在高研发投入下,自有产品逐步进入产业化阶段。在细胞病理和分子诊断产品方面,全资子公司迪安生物取得三类注册证4 项、二类注册证1项、一类备案产品27 个;在液相质谱和核酸质谱诊断产品方面,多个小型自动化前处理设备、辅助前处理设备、氮气发生器以及相应试剂盒和专有耗材已完成开发与上市,核酸提取纯化试剂及核酸质谱通用试剂已获批,国产DP—TOP384 已完成临床试验。预计下半年多个自有产品放量,将显著优化渠道业务结构,提高整体业务质量。代理业务方面,尽管上半年受疫情影响,渠道业务下滑10.11%,但随着国内疫情的稳定,下半年预计将逐步恢复。
股权激励计划覆盖人群广,彰显公司强烈信心。公司推出新一期股权激励计划,授予对象为包含公司董事、中高层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人员的547 人,授予价格为24.85 元/股,共授予1510 万股,占总股本的2.43%,首次授予的条件为以2019 年营业收入为基数, 2020/2021/2022 年营收增长率分别不低于10.00%/21.00%/35.00%,或累计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不低于5.50/10.50/16.50亿元,将员工利益与公司利益充分绑定,也显示出公司对自身发展的强烈信心。
公司各项费用率控制良好,经营性现金流改善明显。公司2020H1 毛利率36.97%,同比+4.04 PCTs,预计主要由于高毛利新冠检测业务的拉动。2020H1 财务、管理、销售费用率为2.28%、6.74%、8.54%,同比-0.33、-1.22、+0.18PCTs,期间费用率同比-1.37PCTs,各项费用率控制良好,其中管理费用率降幅较大,预计来自规模效应的体现。
公司2020H1 经营净现金流净额2065.79 万元,同比+143.16%,较去年同期大幅改善,主要是疫情期间支付税费、社保费用的现金大幅减少所致。
风险因素。第三方检验医学诊断竞争加剧,新业务开发未达预期。
维持“增持”评级。疫情带动公司诊断医学服务业务高速增长,未来外包业务发展空间广阔。同时考虑到自有产品陆续上市、多个实验室提前扭亏为盈、特检产品持续加码以及精准中心的稳步推进,调整2020/2021 年EPS 预测至1.06/1.13 元(原预测0.94/1.16元),新增2022 年EPS 预测 1.35 元。结合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公司2020 年51 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54.06 元,维持“增持”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