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公告2020 年报:公司2020 年实现营收28.06 亿元,同比下降25.05%;实现归母净利6.86 亿元,同比增长78.5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3.06 亿元,同比增长0.26%,经营活动净现金流1.38 亿元,同比下降40.18%。
持续推进“数据湖+”战略,自研软件及产品占比提高带动毛利率提升:
(1)从收入结构看,公司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和数据运营及服务业务收入占比从2019 年的56.95%提升至2020 年的67.72%。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建成并实现运营的示范湖达到 23 个,数据湖共部署蓝光存储规模达到 3042PB,磁存储能力 178PB;泰州、无锡、徐州、津南等达到可运营条件的数据湖项目公司累计签署合同或协议的数据总量为 643PB。2020 年公司14 个数据湖产生运营收入,并出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2)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输出自研软件及产品占比持续提高,带动数据湖业务毛利率进一步提升。公司数字经济基础设施业务2020 年毛利率同比提升4.84 个百分点,数据运营及服务业务2020 年毛利率同比提升2.09 个百分点。此外,尽管公司2020 年公安信息化业务收入同比下降43.8%,但毛利率同比提升6.93 个百分点,主要是为集中优质资源发展数据湖业务,提升公司业务整体毛利率,减少垫资项目,因而剥离部分传统业务区域性子公司。
而这也造成了公司2020 年度有约3.3 亿元的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损益。
数据湖加速落地,运营能力取得突破:报告期内,公司落地大连、宿州、常熟、银川、淄博、潍坊、襄阳等 14 个数据湖项目,数据湖版图新增辽宁、广西、湖北、青海、安徽、云南等 6 个省份。公司设立湖存储、城市大脑、数字视网膜、数据银行、物联网 5 大研发中心及 15 条产品线。此外,根据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数据湖项目公司在开始运营后 4 年左右可实现盈利,而报告期末,项目公司平均成立时间不满 2 年,多湖已超预期提前盈利。数据运营服务主要包含数据资产化服务及企业和政府的数字化服务,前者为用户提供数据抽取、数据清洗、数据编目、数据转换、纸质档案数字化、模拟音视频转录数字化、数据快递服务等,后者公司城市大脑、数据视网膜产品面向城市管理、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及产业升级的痛点及需求。
与华为等合作方打造蓝光应用生态:报告期内,公司顺利通过了华为网络安全技术认证、采购认证、新供应商认证,成为华为蓝光光盘库认证供应商。
与华为共同打造 OBS-B 分布式光磁融合存储、备份归档等系列联合方案,并与多家国产备份归档 ISV 厂家联合研制备份、归档应用解决方案。此外,公司与运营商深化合作,共同开展蓝光云业务,蓝光数据云湖业务目前已经覆盖北京、辽宁、江苏、山东、重庆等 10 省、13 个地市、17 个点,已部署完成超 200PB 的蓝光存储能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看好公司依托蓝光存储优势,借助数据湖战略充分享受数字中国建设的市场红利,且携手多家合作伙伴打造数据湖生态圈,并在商业模式上从传统解决方案业务向产品销售和数据运营及服务转型。预计公司2021-2023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56 亿元、9.96 亿元、12.64 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1.16、1.53、1.95 元。参考可比公司 2021 年 PE/G 估值,给予公司 0.89-1.11 倍 2021 年 PE/G,认为公司合理市值在 213.45 亿元-266.81 亿元,合理价值区间为 32.86 元/股-41.07 元/股,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蓝光存储相关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