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发布2021 年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属净利润5.45-6.05 亿元,同增101.34%-123.5%,扣非归属净利润4.65-5.25 亿元,同增83.73%-107.43%。 我们预计2022 年玻纤行业高景气有望延续,随着产能释放,公司成长性有望开始兑现,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全年业绩实现高增。公司发布2021 年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属净利润5.45-6.05 亿元(未经审计,下同),同增101.34%-123.5%,折单四季度归属净利润1.24-1.84 亿元,同增68%-49%。扣非归属净利润4.65-5.25 亿元,同增83.73%-107.43%,折单四季度扣非归属净利润1.02-1.62 亿元,同增50%-138%。
玻纤量价齐升带动利润提升,2022 年粗纱有望维持高景气。2021 年玻纤行业高景气持续。根据卓创资讯数据,2021 年缠绕直接纱均价(含税)同增约37%,合股纱均价同增约42%,短切毡价格年内增长约44%。受益于主要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及销量增加,公司利润保持高增。2022 年粗纱高景气有望延续,供给端来看,虽然21 年下半年的新增产能将为22 年供给端带来增量,但22 年行业新投产线数量较少,且在双碳政策能耗控制下产能释放的不确定性更强,预计供给新增有限;需求端来看,玻纤最主要下游需求为建筑建材,稳增长下基建投资增长预期较强,有望带动玻纤需求;另外汽车行业缺芯缓解下,热塑及玻纤制品的需求有望加速释放。在国内市场需求保持旺盛,同时海外市场持续恢复的情况下,预计供需仍将维持紧平衡,粗纱价格有望保持在高位,支撑公司22 年业绩。
四季度继续出售铑粉增厚利润,预计扣非吨净利环比基本持平。预计四季度非经常性损益金额为0.12-0.4 亿元,主要为公司高点继续出售部分铑粉获利所致。 虽然公司10 万吨新产线于21 年9 月中点火,但前期处在烤窑阶段,预计对全年销量贡献有限(一个月左右),我们判断四季度单吨扣非净利环比保持稳定。
预计化工制品业务吨盈利保持稳定,后续技改项目满产后成本有下降空间。根据卓创资讯数据,2021 年四季度不饱和树脂价格出现一定程度下滑,但考虑到化工原材料价格同样自顶部回落,预计单吨利润仍然保持稳定。未来随着技改完成的天马线实现满产,产能规模大幅提升的同时将带动产能结构优化,减少产线的转产,成本有望持续下降。
预计2022 年开始公司成长性将逐步兑现。公司10 万吨玻纤新线已于21 年9月点火,提升产品结构(合股、热塑为主)、降低成本的同时预计将为2022 年贡献业绩增量。同时公司未来布局有较大产能规划,我们预计项目建成后,叠加天马线冷修技改,整体产能规模将超过90 万吨,由“三小家”步入“三大家”行列,未来产能扩张有望持续释放业绩。
风险因素:行业需求不及预期;供给增加过多;原燃料成本上升。
投资建议:公司是玻纤制品细分领域龙头,且具备产业链优势。短期来看,预计玻纤行业景气将持续,产能扩张会释放销量弹性。长期来看,公司产能扩张规划明确,具备较强成长性。我们调整公司2021-2023 年归属净利润预测至5.79/7.31/8.49 亿元,(原预测为6.04/8.00/8.08 亿元),对应EPS 预测为1.42/1.79/2.08 元(原预测为1.48/1.96/1.98 元),参考可比公司估值,且考虑到公司制品为主盈利稳定性较强,给予2022 年16 倍PE,维持目标价29 元及“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