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披露2020 年年报,全年收入同比下滑7.6%至20.4 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6.5%至2.7 亿元。对此点评如下:
2020 年收入同比下滑7.6%至20.4 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6.5%至2.7 亿元。从收入结构来看,2020 年玻璃纤维及制品收入同比下降3.4%至13.3 亿元,毛利率同比下降1.1 个百分点至33.6%;化工制品收入同比下降16.1%至6.1亿元,毛利率同比增长6.1 个百分点至25.6%;玻璃钢制品收入同比下降3.6%至9758 万元,毛利率同比增长6.3 个百分点至29.9%。2020 年公司玻璃纤维及制品、化工制品产能分别达到20、15.06 万吨,产能利用率95%、60%。
公司2021 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1%~103%至9000~11400 万元。其中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为400 万元—800 万元(注:上年同期非经常性净损益为403.30 万元),对业绩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行业景气度持续走高,国内外玻璃纤维及制品市场需求旺盛,玻璃纤维及制品产销两旺,销量、价格齐升,生产效率显著提升等因素业绩得以提升。
在建项目包括10 万吨玻纤池窑、新建5 条薄毡线、原年产2.5 万吨不饱和聚酯树脂生产线进行技改扩建,项目增量充足。目前公司募投项目10 万吨玻纤池窑尚在建设中,本次募投项目达产后将在现有20 万吨玻璃纤维及制品产能的基础上新增50%的产能。为进一步扩大公司薄毡的市场份额,满足市场需求,提升公司在薄毡市场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公司新建5 条薄毡线现已完成一条生产线的扩产并实现产能利用预期,第二条线尚在建设中。该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消化公司生产的玻纤纱,巩固公司在薄毡产品上的市场份额,提升公司在该领域的市场影响力。公司全资子公司天马集团拟对原年产2.5 万吨不饱和聚酯树脂生产线进行技改扩建,该项目已于2020 年11 月开启,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年产10 万吨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生产能力,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政策的要求;将有利于公司把高性能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市场优势,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
公司拥有以玻纤纱、玻纤制品及玻纤复合材料为主的纵向产业链,及子公司天马集团以玻纤纱、玻纤制品、化工类产品及玻璃钢制品为主的横向产业链。
通过整合,公司实现了横纵向产业链的延伸,形成了产业链优势,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公司与子公司天马集团在原料、产品、设备、客户等方面存在极高的相关度,子公司天马集团生产的化工辅料是公司现有各类玻纤制品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天马集团玻纤增强材料产品则使用了公司生产的短切毡、薄毡等玻纤制品,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玻纤纱—玻纤制品—树脂—玻纤复合材料产业链。同时,公司对相关业务资源进行优化配置,降低了原料成本和相关费用。公司将天马集团经营管理工作和技术研发工作纳入公司整体规划中,双方取长补短、统筹资源、共同提高,从而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通过销售团队的整合,公司将与天马集团在市场开拓、客户资源共享等方面充分发挥协同效应,从而取得并分享更为广阔、优质的市场资源,实现共同发展。
5.5 亿元可转债发行完成,转股价16.24 元/股,转股期间2021/06/29~2026/12/22。
为支持公司业务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促进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保障业务结构调整升级项目顺利推进、拓宽公司资金渠道,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总额不超过人民币5.5 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建设一条年产10 万吨无碱玻璃纤维粗纱池窑拉丝生产线及配套制品深加工车间,项目建设资金不足部分由公司自筹。本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已于2021 年1 月15 日上市。
产能增量充足,一季度业绩高增,首次给予增持评级。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4.3、5.5、6.8 亿元,同比增长58%、28%、25%,对应估值16、13、10 倍。公司拥有以玻纤纱、玻纤制品及玻纤复合材料为主的纵向产业链,及子公司天马集团以玻纤纱、玻纤制品、化工类产品及玻璃钢制品为主的横向产业链。在建项目包括10 万吨玻纤池窑、新建5 条薄毡线、原年产2.5 万吨不饱和聚酯树脂生产线进行技改扩建,项目增量充足。
风险提示:玻纤价格低于预期;化工产品价格低于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成本超预期上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