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营收下滑, 净利承压给予拐点机会
公司于3 月31 日发布2022 年年报。2022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2.8亿元,同比下降10.08%;实现归母净利润1.48 亿元,同比下降52.4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92 亿元,同比下降66.34%。
营收方面,公司营收下降,主要系1)下游预算缩减及项目延期导致公共安全大数据产品同比下降 6.26%;2)竞争加剧及政府预算不足,导致电子取证产品同比减少 27.50%;3)项目验收延后,导致网络空间安全同比减少 15.68%;4)公司积极拓展多个城市智慧业务,智慧城市同比增长 135.77%。展望23 年,下游预算的恢复预期以及疫情恢复后的项目验收、正常展业,是23 年营收实现高增的支撑。
利润方面,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除了营收增速的下滑,主要系1)下游预算紧缺带来的剧烈竞争,导致了毛利率下滑,22 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下降6.13pct 至52.24%; 2)投入持续增长,22 年公司研发投入4.58 亿元,同比增长20.08%,其中资本化31.52%,较上年提升4.31pct。
订单方面,公司2022 3Q 累计新签订单额超过去年同期水平,且第三季度新签订单额增长幅度大于H1 累计新签订单额的增长幅度。我们认为,在去年招投标整体态势不及预期的情况下,公司仍表现出订单的高增速,表现了公司的获单能力。因此,我们看好公司未来的业绩反转。
AI 大数据+网络安全,看好内容审查类项目发展公司于2017 年成立AI 研发中心,2019 年针对深度合成技术成立专项研究团队,目前已有针对生成式视频图像的真伪识别鉴定的一体化装备产品,支持当前绝大部分深伪视频图像篡改方法的检测,检测精度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项目落地方面,公司是美图集团的第一家内容审查合作伙伴,帮助美图在文字、图像(包括AIGC 类应用)等所有数据进行合规及安全审查,是行业标杆项目。近期openAI 也面临在意大利的内容合规问题,或被罚最高两千万欧或其全范围内营收的4%。而我国在去年修订网安法后,也有相关条例,包括最高处罚为违规企业全年营收的5%。我们认为,公司AI+安全审查板块,或是高景气+高确定业务。此外,公司也在研究语言大模型与大数据项目的结合,其建设的厦门市超级计算中心可提供算力支撑。
数据要素+中特估,数字中国体系下的优质标的2022 年12 月14 日,公司收到控股股东国投智能的定增认购款6.75 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本次发行完成后,国投智能直接持有公司股份比例将由15.61%提升至21.08%。本次定增完成后,国投智能仍为公司控股股东,国务院国资委仍为公司实控人。由于公司资质背景,公司也相继中标了各地公安大数据、视图大数据、科信大数据、电子证照等敏感数据要素项目。公司在数字中国的特殊地位,是高估值的支撑。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 年实现收入30.5/40.2/49.4 亿元,同比增长33.9%/31.6%/22.8%;实现归母净利润3.7/5.0/5.9 亿元,同比增长148.4%/36.2%/18.1%,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下游需求不及预期;2)研发突破不及预期;3)市场拓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