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H1 归母净利1.03 亿元,维持“持有”评级
公司23H1 实现营收4.19 亿元(yoy-14.33%),归母净利1.03 亿元(yoy+15.75%);23Q2 实现营收2.14 亿元(yoy-21.95%,qoq+4.69%),归母净利0.53 亿元(yoy+1.13%,qoq+6.31%)。我们维持业绩预期,预计公司2023-2025 年EPS 0.62/0.65/0.71 元,可比公司Wind 一致预期 PE(23E)均值24.4X,公司为粘结钕铁硼磁体龙头,给予公司2023 年26.8XPE,目标价16.52 元,维持持有评级。
成本降幅大于售价,23H1 公司盈利能力增强
营业收入主要来自粘结磁体(包括粘结钕铁硼磁体、注塑磁体)、热压磁体、钐钴磁体,23H1 营收同比下滑14.33%,主因产品销售均价同比下降,但由于原材料单位成本下降幅度多于产品销售均价下降幅度,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提升7.18pct、6.31pct 至35.67%、24.6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15.75%。
采取“调整、收缩、整合”策略,注重产品和技术升级公司对战略和业务采取了“调整、收缩、整合”策略,转让了所持有的控股子公司“乐山银河园通磁粉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并将其业务转到全资子公司,进一步优化了产业布局与资源配置,提高了效率。公司充分发挥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内力、设备自动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新产品量产化工艺进一步优化。
研发主要方向为增长潜力较大的产品领域及技术升级,产品如汽车用磁体、节能家电、高效电机用磁体;技术主要是自动化、智能化研发领域。
公司通过技术革新提升生产线效率并持续扩产
公司通过不断地对设备自动化改造、生产线效率提升技术革新,目前粘结磁体年产能 4000 吨以上,热压磁体年产能 300 吨。公司全资子公司钐钴磁体年产能 200 吨以上;注塑磁体产能正在建设中。公司在建项目为全资子公司“成都银磁材料有限公司”的建设工作(公司将以自有资金3 亿元建设全资子公司),从事稀土永磁材料及其它新型材料、稀土永磁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
风险提示:技术迭代情况下新能源汽车等应用领域采用其他磁性材料替代钕铁硼磁体;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