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10 月24 日,公司发布2022 年三季报,22Q1-Q3 实现营业收入110.13 亿元,同比增长49.51%;实现归母净利润-1.12 亿元,同比下降171.3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07 亿元,同比下降594.52%。22Q3 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9.34 亿元,同比增长38.32%;实现归母净利润1.56 亿元,同比增长296.2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53 亿元,同比增长256.48%。
业绩进入上升通道,盈利水平持续提升:2022 年三季度,随着成本端、费用端、生产端及需求端的情况持续改善,公司扭亏为盈,营收保持增长(YoY+38.32%,QoQ+13.34%)的同时,实现归母净利润1.
56 亿元(YoY+296.20%,QoQ+315.68%),扣非归母净利润1.53 亿元(YoY+256.48%,QoQ+585.23%),业绩进入上升通道。22Q3 利润率环比回升,费用率持续下行,毛利率17.60%(YoY-2.31pct,QoQ+2.06pct),净利率-2.11%(QoQ+3.14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88%/4.88%/7.73%/-2.86%(YoY-1.16pct/-2.98pct/-1.94pct/-4.72pct,QoQ+0.30pct/-0.25pct/-0.06pct/-0.90pct)。
产能逐步释放,新能源业务占比大幅提升:据公司半年报,22H1 新能源业务实现营收10.49 亿元(YoY+139.90%),营收占比14.82%(YoY+5.15pct)。公司近年来深度布局新能源业务:1)高压电连接领域,公司于2016-2017 年通过收购和增资获得苏州科伦特70%股份,拥有特斯拉等国内外知名客户,并于2021 年新开发20 家有效客户;2)电池结构件方面,公司致力于“动力电池成组技术一站式供应商”,形成了电芯-模组-电池箱体结构件的全系列产品线覆盖。据公司半年报,22H1 三大电池结构件生产基地陆续投产;公司在自贡投建了轻量化材料及精密结构件生产基地,预计今年年底开始投产。此外,公司获得了动力电池头部客户的高度认可,并成为其核心供应商;同时,公司在现有新能源汽车北美大客户的业务保持高速发展。随着多产线投产以及新订单导入,公司新能源业务有望继续高增。
大客户项目拓展顺利,消费电子业务焕发新生:据公司半年报,22H1消费电子业务实现营收55.94 亿元(YoY+45.00%),营收占比79.03%(YoY-6.29pct); 其中, 精密结构件及模组收入为36.95 亿元(YoY+111.73%),占比52.20%(YoY+13.61pct),电子连接器及智能电子产品精密小件收入为18.99 亿元(YoY-10.12%),占比26.83%(YoY-19.90pct)。消费电子业务的主要增量来自:1)国际大客户笔电项目放量顺利,自21Q4 量产以来保持较高增速,此外该客户的智能穿戴零组件上半年进入量产,公司实现营收1.2 亿元;2)手机业务实现增长,其中北美安卓客户收入增长超170%;3)AR/VR 除已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的核心客户外,还取得了重要客户供应商资格,我们认为该业务2023 年有望随大客户新品发售实现较大增长。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4.29 亿元、181.48 亿元、227.70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2 亿元、6.18亿元、13.66 亿元,EPS 分别为0.03、0.51 元和1.14 元,对应PE分别为443.8 倍、22.8 倍和10.3 倍,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能释放不及预期;原材料及用工成本上行风险;疫情反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