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10 日,公司发布2022 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公司正极材料业务盈利能力出色,下游C 级车型需求量提升带动公司正极材料业务高速增长,2021 年公司营收及净利润实现大幅增长,2022Q1 延续高增长态势,未来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投资要点:
下游需求旺盛,高镍三元景气度高:2021 年国内共销售新能源汽车352.1 万辆,同比增长1.6 倍;C 级车型销量共23.2 万辆,其中C 级纯电、插混销量分别达到9.4 万辆/13.9 万辆,C 级车型景气度较高,带动其配备的高端三元电池出货量增长。公司为高镍三元材料龙头,全年实现营收82.58 亿元,同比增长159.41%;实现归母净利润10.91 亿元,同比增长183.45%。正极材料销量大幅提升,盈利能力加速改善,公司2021 年业绩增长明显。今年1-2 月纯电、插混销量分别达到2 万辆、3.4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0.2%/101.3%,C 级车高景气度带动公司Q1 正极材料出货量提升。
Q1 淡季数据亮眼,盈利能力提升:2022 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3.5-4.0 亿元,以中值看同比增长151.34%,公司业绩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有四点:1)公司聚焦国内外大客户,订单饱满;2)高镍以及超高镍产品研发力度强,新产品稳步放量;3)公司成本管控有效,长协锁定原材料供应并保留一定库存,有效应对原材料市场价格波动;4)公司产品议价能力强,2021 年公司三元材料均价158.41 元/kg,同比增长35.63%。2022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有望突破550 万辆,公司业绩有望持续保持高速增长。
产能加速扩张,一体化布局彰显龙头优势:2021 全年三元材料产能4.1万吨,产量4.61 万吨,部分产品外协生产,产能利用率高达112.22%。
公司正极材料在建产能共7 万吨,常州当升二期工程5 万吨三元材料产能将于2022 下半年逐步投产,预计2022 年公司正极材料产能将达到10 万吨以上;江苏当升四期工程2 万吨钴酸锂产能预计2023 年投产, 2023 年正极材料产能有望突破15 万吨。同时,公司加速布局远期产能,欧洲首期年产10 万吨高镍动力正极材料已签订战略协议,将加快推进落地实施;公司一体化布局磷酸铁锂产能,在贵州投资建设30 万吨磷酸铁锂一体化工厂,一期工程目前进入立项阶段。公司自有产能不断改进工艺,提升装备量和单位产能,是高镍赛道中的龙头标的。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鉴于高镍三元电池行业维持高景气,在建产能相继落地,公司产品的持续研发迭代,预计公司22-24 年实现营业收入163.38/249.19/338.09 亿元,归母净利润14.83/20.05/28.44 亿元,基于公司在高端三元材料的龙头地位,我们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新产能投产进度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