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发布2021 年业绩快报和2022 年1-2 月经营数据,快报业绩同比增长163.07%;2022 年1-2 月业绩增长约202.21%。公司正极产品持续放量;维持增持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2021 年盈利同比增长183.54%:公司发布2021 年业绩快报,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盈利10.91 亿元,同比增长183.54%;扣非盈利8.24 亿元,同比增长238.37%。按业绩快报测算,公司2021 年Q4 实现盈利3.64 亿元,同比增长202.48%,环比增长29.75%,扣非后盈利3.10亿元,同比增长1763.32%,环比增长38.98%。公司此前预告2021 年盈利10-10.5 亿元,快报业绩超出预告上限。
正极材料量利齐升,新增产能逐步释放:公司锂电正极材料产品市场竞争优势突出,国内外客户对公司产品需求快速增长。2021 年预计正极材料出货量约5万吨,同比增长约108.3%,单吨净利约1.5万元。其中,2021Q4预计销量约1.5-1.8 万吨,单吨净利约1.6 万元。2022 年公司常州二期5万吨产能逐步释放,全年有效产能超过10 万吨,出货量预计9-10 万吨,有利于公司持续提升竞争力。
2022 年1-2 月业绩亮眼,高镍占比逐步提升:公司发布2022 年1-2 月主要经营数据公告,1-2 月实现营业收入约23.48 亿元,同比增长约202.21%;实现归母净利润约2.30 亿元,同比增长约113.91%。公司高镍产品对海外客户批量销售,占比逐步提升。
积极保障原材料供应:公司与华友钴业签署三元前驱体采购协议;与中伟股份共同开展印尼红土镍矿综合开发利用,在贵州投资建设磷酸铁锂相关配套项目,高镍NCM 前驱体等未来3 年产品供需量达20-30 万吨。
估值
当前股本下,结合公司公告与行业情况,我们将公司2021-2023 年预测每股收益调整至2.15/2.92/3.72 元(原预测摊薄每股收益为1.54/2.02/2.65 元),对应市盈率35.5/26.2/20.6 倍;维持增持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不达预期;新能源汽车产品力不达预期;产业链需求不达预期;产业链价格竞争超预期;疫情影响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