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发布2021 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54.37 亿元,同比增长7.28%;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4,394.38 万元,同比下降156.99%。计提减值及原材料价格波动使公司业绩短期承压,风险释放后公司业绩有望步入高速增长期。
2021 年,公司围绕铝箔、纸包装材料、功能性薄膜三大业务领域,实现营业收入54.37 亿元,同比增长7.28%;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4,394.38 万元,同比下降156.99%。出现亏损主要是由于:
1)主要业务铝箔在2021 年受铝锭价格大幅波动、国内外铝价差波动、国际海运费上涨等因素影响,出现部分前期已签约订单按原定价期结算加工费倒挂的情况。公司积极与客户协商调整后续结算定价期,第四季度起已陆续与大部分客户就调整结算定价期达成一致,降低铝价波动对业绩的影响。因市场供需紧张,公司还积极与客户协商提高加工费,第四季度开始铝箔业务效益明显提升。
2)公司计提子公司商誉减值准备、功能性薄膜业务存货跌价准备等合计7992.52 万元。计提减值准备充分释放了相关风险,为后续电池箔业务增长提供坚实基础。
电池铝箔多点突破,成功进入宁德时代供应链体系。2021 年,电池正极箔实现销量2,886 吨,同比增长825%,其中Q4 单季度销量1687 吨,产能快速爬坡。公司电池正极箔下游客户包括宁德博发、优箔良才、瑞浦能源、湖州天丰等公司,电池软包箔下游客户包括卓越新材料、锂盾新能源、江西明冠、紫江新材料、东尼电子等公司;2021 年,公司电池铝箔坯料实现销量2.3 万吨,同比增长155%,下游客户已包括力幕新材料、永杰新材料、常铝铝业、华北铝业等公司。
载体铜箔进入小试阶段。以膜基材双面铜层结构取代现行铜箔,可以达到减重、提高单位储电量以及提高电池安全性的目的。目前公司使用磁控溅镀或电子束蒸镀方式研发铜膜,已开发出应用于电池负极的载体铜膜样品送下游电池企业验证,现处于配合下游需求,优化产品工艺阶段。
维持“强烈推荐-A”投资评级。电池铝箔业务突破增长,支撑公司盈利触底反转,叠加传统包装铝箔价格上行,预计公司2022-2024 年实现归母净利2.56/3.52/4.51 亿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21.2/15.4/12.0 倍。
风险提示:动力和储能电池装机量不及预期、电池箔加工费大幅下行、原材料价格短期内快速波动、俄乌局势升级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