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描述
2022 年8 月20 日,公司发布2022 年中报,2022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82 亿元,同比+37.03%;实现归母净利润1.03 亿元,同比+10.13%,扣非后利润0.93 亿元,同比+7.46%,基本EPS0.26 元/股。
分析判断:
地产低迷、原材料价格上涨下业绩逆势增长,市场份额迅速提高。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 年1-6 月,全国房屋竣工面积房屋竣工面积28636 万平方米,同比大幅下降21.5%。
公司充分发挥龙头地位和品牌优势,业绩逆势增长,建筑类用胶实现销售收入8.56 亿元,同比+18.72%;实现销售毛利润1.01 亿元,同比-8.53%。公司工业类用胶在光伏太阳能、动力电池、电子电器等领域均保持高速增长,工业胶领域实现销售收入3.04 亿元,同比+85.35%;实现销售毛利润0.73 亿元,同比-9.69%。其中在光伏领域,公司加大与光伏头部企业的深度合作,提升在光伏头部企业的市场份额,实现营业收入1.16 亿元,同比+367.45%。同时公司深入拓展在知名企业的应用,电子电器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26 亿元,同比+54.28%。此外,公司全资子公司安徽硅宝深化技术改造、调整产品结构,提高高附加值产品产量,硅烷偶联剂实现销售收入2.05 亿元,同比+75.49%;销售毛利润0.42 亿元,同比+0.31%。2022 年Q1 原材料价格高企,公司毛利润有所承压,据生意社数据显示2022 年上半年公司主要原材料有机硅DMC 价格约为28686 元/吨,同比+10.86%;2022 年Q2 原材料价格有所回落,均价约为24812 元/吨,环比-23.94%。未来随着合盛硅业、东岳硅材等上游原材料厂商新增产能陆续释放以及国家对房企纾困、保交楼、稳民生政策的出台,我们预计2022 年下半年公司盈利能力有望获得改善。
高端新能源项目投产陆续投产,为业绩提供强大支撑。
近年来,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驱动下,中国光伏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等行业高速发展,为有机硅下游行业带来新发展契机。据国家能源局和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22 年1-6 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并网30.88GW,同比+199.47%,预计2022 年全年光伏新增装机将达90GW,同比增长超过69%;目前25 省市自治区已明确光伏未来四年新增装机规模344.48GW,CAGR 超过20.75%。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2022 年1-6 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累计206.4GWh,累计同比增长176.4%;累计装车量110.1GWh,累计同比增长109.8%。
公司目前产品已全面应用于太阳能光伏组件、BIPV、动力电池等领域,现有有机硅密封胶产能12.6 万吨/年,硅烷偶联剂产能0.6 万吨/年。随着 “高端密封胶智能制造项目”二期3 万吨新增产能2022 年第三季度试车投产和年底光伏EVA 膜用硅烷偶联剂技改项目、眉山拓利2 万吨/年功能高分子材料项目全面投产,预计下半年将新增5 万吨/年产能,形成18 万吨/年高端有机硅材料生产能力,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强大支撑。
硅碳负极产业化进程加快,助力实现新的利润增长点在新能源汽车迅速发展的热潮下,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未来的发展需要解决两大主要问题:提高能量密度以延长续航里程和提高功率密度以缩短充电时间。目前动力锂离子电池的负极以石墨为主,能量密度仅为200~300mAh/g;而硅具有4200mAh/g 的超高理论比容量,是未来负极材料的发展趋势,目前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汽车厂商已开始采用由硅基负极制造的4680 动力电池并实现装车交付。公司于2019 年已建成50 吨/年硅碳负极材 料中试生产线,产品通过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组织的成果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2021 年11 月公司发布公告将在四川彭山经济开发区设立全资子公司建设1 万吨/年锂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4 万吨/年专用粘合剂生产基地、锂电材料研发中心,第一期3000 吨/年硅碳负极和2 万吨/年锂电池专用粘合剂产线在2023 年下半年完成设备安装调试。目前公司生产的硅碳负极材料已通过数家电池厂商测评并实现小批量供货,亟待产业化规模生产。预计未来硅碳负极将在消费及动力电池中渗透率不断提升,需求量有望持续增长,项目建成投产将为公司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
投资建议
我们看好公司长期的发展,调整之前的盈利预测,并新增2023、2024 年预测。预计2022-2024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1.50/39.65/47.21 亿元(此前22 年为25.10 亿元),同比+23.3%/+25.9%/+19.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9/4.03/6.34 亿元(此前22 年为3.65 亿元),同比+19.2%/+26.3%/+57.3%,EPS 分别为0.82/1.03/1.62元,对应2022 年8 月22 日收盘价19.78 元,PE 分别为24/19/12 倍。未来公司持续保持有机硅胶化工龙头地位,提升市场份额,随着上游原材料厂商陆续投产,价格回落至正常水平,以及公司光伏和汽车等高增量领域产品结构的优化将有助于毛利率将得到修复。此外,2023 年底完成安装的汽车动力电池碳硅负极项目将为公司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我们看好公司未来的成长,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原料价格波动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募投项目进度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