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于4 月26 日发布17 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约1.84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69%,实现归母净利润约404 万元,同比增长198.85%。公司归母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轨道交通行业整体发展稳定,公司在手订单有序执行,项目交付情况较去年有所好转,确认的营业收入相应增长;同时由于公司全资子公司广州中车轨道交通空调装备有限公司已于2016 年内完成生产基地搬迁工作,2017 年一季度与搬迁相关的一次性费用将不再计提,本期费用有所降低。
17 年动车组有望恢复正常水平。受高铁新增通车里程减少及铁总领导换届影响,16 年动车组招标数量达110 标准列,低于过去几年的400 列左右水平。17 年1 季度以来,动车组招标活跃度增加。1 月19 日铁总启动了2017 年动车第一次招标共50 标准列,“小批量,多批次”或成2017 年新招标模式。4月14 日铁路总公司发布了三款中国标准动车组设备招标项目各100 套,我们测算该招标设备对应约50 标准列,预计标准动车组整车招标也将在不久后启动。随着十三五新增高铁里程目标的积极推进,同时结合国内动车组招标情况,我们维持全年招标恢复到400 列以上的判断。轨交行业的复苏将带动公司业绩回到正常水平,公司1 季度收入已达上市以来最高水平。
完成收购SMA RT,非公开发行股份获得证监会批复。报告期内公司与德国SMA AG 签订协议,通过香港鼎汉以2345.27 万欧元收购了SMA RT 100%股权,并于3 月31 日交割。本次收购有利于提升公司车载电源技术,同时进一步扩展国际市场。同时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得到证监会核准,公司将继续积极推进非公开发行工作。
盈利预测:2017 年1 季度公司的业绩出现回升。我们估计17 年轨交行业有望回暖,为公司盈利带来业绩提升的基础。我们预测公司17-19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7、3.85、4.31 亿元,摊薄EPS 分别为0.58、0.72、0.81 元/股。给予17 年40 倍PE 估值,对应目标价23.2 元,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轨交行业投资放缓,新产品不及预期,海外资产发展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