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上海佳豪于5月26日公告与沃金天然气、际远投资、中贸建材联合投资设立绿色动力水上运输有限公司(暂定名),主要将利用绿色运输船舶从事上海渣土等货物的内河运输业务,并初步计划两年内建造200条船舶。
我们的点评与分析
公司的内河油改气业务迈出实质性一步
公司在2013年年报中提出要转型介入船与天然气相结合的业务,此次公告表明其内河油改气业务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也预示着相关合作方已经认同LNG绿色动力船舶这一大方向。 公司公告与沃金天然气、际远投资、中贸建材联合投资设立绿色动力水上运输有限公司(暂定名),主要将利用绿色运输船舶从事上海渣土等货物的内河运输业务。四个股东大致分工为上海佳豪承担船舶EPC总包、沃金利用解决气源以及加气问题、远际投资协调解决融资、中贸建材解决业务承揽。
我们认为合资公司的成立是公司在推进内河油改气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因为这意味着相关合作方(或者说是船东)从经济角度开始认同用LNG动力船来替代柴油船进行运输的方案。
我们判断在设立合资公司之后,该项目将按照签署订单-解决融资-开始建造的节奏进行推进。由于考虑到补贴政策的时效性,我们预计200艘船最晚将在2015年底前全部建造完成,大部分会尽量赶在2015年3月底前完成。
该项目若顺利推广,上海佳豪将从中赚取三波收益,利润弹性空间巨大。
我们认为该项目的实施将给上海佳豪带来三波收益:1、绿色动力公司运营的收入分成;2、200艘LNG动力船的造船收益;3、沿江加气站的运营分成。
由于此次仅是合资公司,具体的业绩测算较为困难。但是我们仅考虑最容易兑现的造船收益,若一艘船300万元,净利率3-5个点,那么200艘船,就对应1800万-3000万元的净利润。 政策支持,船用天然气发展空间巨大
从国家能源安全角度来说,大力发展天然气,尤其是大力发展对气价承受能力比较高的车船用领域将是重要任务之一,因此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国家也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船用天然气的发展。
2013年9月,中国的首个《天然气动力船舶规范》颁布实施。而在天然气加注的标准和规范方面,由中国船级社编制的《LNG加气趸船审图原则》、《船用液化天然气储罐审图原则》等都已先后完成。而《LNG燃料动力船舶加注模式和加注站研究》等课题也通过交通部海事局和能源局组织的专家评审。
2013年10月,交通部颁布《关于推进水运行业应用液化天然气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15年,我国内河船舶能源消耗中液化天然气比例要达到2%以上,2020年比例超过10%。
2014年4月,财政部、交通部颁布《内河船型标准化补贴资金管理办法》,明确提出补贴新建LNG动力船舶。
2014年5月,交通部提出《内河示范船技术评估和认定办法(征求意见稿)》。
坚定看好上海佳豪的投资价值,给予“买入”评级
我们认为公司的船舶设计工程业务跟随行业见底,转型的船用油改气业务从无到有,通过收购沃金进入加气站
运营领域,配合自身的船用油改气设计改装技术,已经形成业务上的全产业链布局。
由于此次仅为成立合资公司,因此我们维持之前盈利预测,预测14-15年增发摊薄后EPS 0.24元和0.43元,
目标价20元,给予“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