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能源装备简介:
中兴和南风合并之前是准备上市的,铁道部刘铁男方面除了一些问题,耽误了。2004年改制,05年1月成立中兴能源装备,特殊材料制成钢管,特种钢管口径做成国内最大,工程装置材料占国内主导地位(70%-80%以上),比如中海油将公司列为独家供应商,公司做炼油领域的材料。
目前国内能做同类产品的有久立特材和武进,两家企业起步都比公司晚,公司起初主要从事冶炼领域,公司是全规格、专业性做特种钢管,从制坯开始。公司承担核电无缝钢管的国产化任务,从事炼油领域,制作大口径炼油用工艺管道,能够承载高压高温。煤管现在已经开始出口美国炼油厂,海外对公司产品认可度提高。
核电领域产品:
核电不锈钢管从进口的30多万降低到10多万,现在平均价格6万多/吨。对公司核电出口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产品订单量:两台核电机组对应700吨,用于核岛,7-8万/吨,加上合金钢,一般是一个亿左右。其中,有一些不锈钢管和管件的企业从公司采购母材和合金钢管,约20%左右是母材。两个机组对应1.2-1.3个亿订单。
竞争格局:久立特材、华新等企业,公司资质比较全面,核级钢管400以上公司是独家。公司建了20多个核电站,占比80%左右。
订单周期:审批后招标,一年内交货。公司还有核电站棒类资质(核反应燃料经过的不锈钢棒),去年有8千万订单,10万左右一吨,长周期设备的配件。一个堆对应2000万订单。马上要交货的有徐大堡、台山、三门3、4、海阳3、4等的机组。
中兴装备与南风股份的协同性:
公司看中南风的3D打印技术,未来在公司的特殊材料。公司多年从事高端制造,对材料理解比较深刻,现在核电打印的产品母材可以在公司进行冶炼。
以后3D打印可以用于其他领域,提升使用寿命,成本不比原来的高。石化很多装置是堆上去的,3D打印可以广泛应用。
新产品:
公司的新产品有无缝钢管、合金钢管,无缝钢管从坯子开始生产,具备领先于同行的优势。合金钢管主要做一些如宝钢这种大企业不做的一些定制化产品,做大企业不经济、市场需求的细分市场产品。
3D打印用的粉,1百万左右一吨,公司准备明年开始做。
与主要竞争对手的差异:
久立特材多了一块焊管,技术含量比较低。核电U型管,宝钢和久立在做,是国家急需解决的产品突破,用途范围过于窄小。公司未来的产略是完善钢管产品,利用3D打印理念将钢管品质再提升。
中兴装备业绩预测:
今年收入6-7个亿。核电20%不到,煤化工30%多,石化30%多。在手未完成核电订单6-7千万。2013年5.6个亿收入。石化类产品未来有望维持20%多。
普通化工产品10%多,高端的40-50%,总体毛利率35%左右。净利率18%左右。
没有扩产计划。
南风股份3D打印技术:
产品种类:先打印核电管板,属于压力分离的隔断板,公司可以将贯穿件打出来,打孔交给其他公司。打印的技术难度不高,单台机组对应70-80吨,AP1000应该会到100吨。
产品进展:目前机器正在调试,辅助系统有一些问题,正在调试。设备调试完毕后可以签署研发合同,到时候核安全局也会介入。研发合同一般会做两个,另外一个直接可以供货。
核安全局的人应该是公司开始生产的时候进入,提前要对质保体系等进行检查。公司是希望做主设备的,公司现在做核二级是需要资质的。做完贯穿件之后就会开始做核一级的,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等,直径5-6米。
3D打印进度低于预期的原因:产品下游的需求是旺盛的,新技术突破是需要一些过程,实际进展比公司想的进展要慢一些。
技术产权分配:产品配方等产权是公司的,和三大核电产权是明晰的。销售收入1-2%作为管理咨询费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