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2023Q3 业绩略超预期,盈利能力持续改善。随着充电网运营业务快速发展,充电量保持高速增长,充电利用率和盈利能力稳步改善,有望释放盈利潜能;同时,公司智能制造业务优势明显,并持续拓展新产品和新市场,打开增长天花板。考虑充电运营行业稳中有升,公司龙头地位稳固,我们略上调公司2023-25 年EPS 预测至0.38/0.54/0.74 元(原预测为0.36/0.52/ 0.73 元),并基于分部估值法维持给予公司2023 年合理市值237 亿元,对应目标价22 元,维持“买入”评级。
业绩略超预期,净利持续改善。2023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94.03 亿元(+36.59% YoY),归母净利润2.22 亿元(+111.27% YoY),毛利率19.4%(-0.65pct YoY);其中2023Q3 实现营收37.95 亿元(+59.15% YoY),归母净利润1.28 亿元(+102.9% YoY),毛利率20.4%(-1.51pcts YoY,-0.11pctsQoQ),净利率3.34%(+1.19pcts YoY,+1.27pcts QoQ),业绩持续改善。
充电网业务:充电量快速增长,业绩稳步释放。根据充电联盟数据,公司2023年1-9 月充电量达66.9 亿度(+53.9% YoY),我们推算其市场份额约26%,其中最高日充电量超2800 万度,我们预计其全年充电量有望达90 亿度;根据充电联盟数据,截至2023 年9 月底,公司运营公共充电桩46.59 万台,其中直流充电桩27.9 万台,我们推算其市场份额约26%,排名全国第一。我们估算公司目前充电桩利用率达8%左右,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和出行需求持续增长,公司充电桩利用率有望持续提升,带动充电运营业务盈利改善和业绩释放。同时,据特来电资讯微信公众号,报告期内公司与一汽解放、宝马等知名车企达成合作,开拓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海外业务,有望进一步推动业绩增长。
智能制造业务:传统市场持续发展,新能源注入增长活力。前三季度,公司新能源箱变业务迎来加速发展,取得华能集团、华电集团、中核汇能集采中标,同时中标国家能源集团、国电投、大唐集团、三峡集团等国央企新能源发电项目,在新能源行业累计中标额同比增长超40%。8 月,公司全资子公司川开电气首台变压器下线,公司产能布局进一步完善。同时,公司加快储能业务拓展,自主研发的储能PCS 变流升压一体舱广泛应用于独立储能、共享储能、新能源配储等场景。公司发布新的群充方案,将箱式变电设备和特来电群充集成,发挥内部协同优势。此外,公司针对发电侧、电网侧、用电侧推出定制化解决方案,有望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风险因素: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不及预期;充电运营行业竞争加剧;充电运营新型商业模式开拓不及预期;特来电分拆上市可能增加公司股价的波动风险;电网等领域投资增速不及预期。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考虑公司充电运营行业龙头地位和盈利能力维持稳固,我们略上调公司2023-25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4.02/5.73/7.83 亿元(原预测为3.82/5.46/7.74 亿元),对应EPS 预测分别为0.38/0.54/0.74 元(原预测为 0.36/0.52/0.73 元),当前股价对应PE 分别为45/32/23 倍。我们对公司采用分部估值法:我们预计公司智能制造和系统集成业务2023 年可贡献净利润约3.5亿元,参考可比公司(国电南瑞、许继电气)基于Wind 一致预期的2023 年平均PE,向上取整后约22 倍,对应合理市值77 亿元;我们预计子公司特来电充电网业务2023 年收入将达68.5 亿元,参考北美充电运营商龙头ChargePoint最近半年PS(TTM)约5 倍,我们谨慎起见给予3 倍 PS,并考虑公司对特来电控股比例约77.71%,对应市值约160 亿元。综上,我们维持给予公司2023年目标市值237 亿元,对应目标价22 元,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