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发布2023 年半年报,23H1 实现营收6.76 亿元,同比下降2.15%,归母净利润6451 万元,同比下降9.33%,扣非归母净利润6179 万元,同比下降8.88%;23Q2 实现营收3.50 亿元,同比下降18.25%,归母净利润2128 万元,同比下降29.95%。
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各业务持续推进
公司23H1 各业务持续推进,分业务来看:1)嵌入式安全产品:23H1 实现收入5.76亿元,同比增长13.28%。公司凭借丰富的COS 系统开发经验、先进的生产制造水平以及规模化经营优势,在金融、社保、通信、交通等领域继续保持较高的市场份额。针对银行等金融机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公司推陈出新,不断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影响力,积极应对报告期内金融卡由PBOC3.0 向PBOC2018 切换过程中市场增速放缓的不利局面。公司积极响应人社部关于积极推广居民服务“一卡通”的政策倡导,探索社会保障卡作为政府民生服务的基础性载体,承载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发放、政务服务、就医购药、养老服务、交通出行、文化体验、旅游观光、乡村振兴等多方面应用的解决方案,参与多地三代社保卡、民生卡发卡工作以及“一卡通”应用平台建设。公司不断加深与三大基础电信企业在通信技术、创新产品以及软件应用方面的合作与研究,以研究合作赋能业务发展。2)智能硬件业务:23H1实现收入5742 万元,同比增长89.03%。公司通过深入现场调研,系统梳理基层政务服务和便民服务事项,推出了集终端设备、系统平台和运营服务于一体的“一网通办”基层政务服务综合解决方案。该方案综合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RPA 数字员工、知识图谱、视频云坐席等技术,推动基层群众办事“就近办、智能办、一次办成”,目前已在湖北等地落地实施,并有望继续扩大推广;针对金融领域客户“移动外拓”、“同号换卡”业务需求,公司推出系列便携式制卡机,助力客户实现上门服务,高效获客。公司上半年度完成了多个新产品的专利布局,多款产品实现了与麒麟软件、统信软件在多种国产CPU 架构平台的互认证适配,有力支撑了行业客户的数字化升级建设和信息安全自主可控的安全需求,提升了产品竞争力,为公司智能硬件业务的推广奠定坚实的基础。3)软件及服务:23H1 实现收入3393 万元,同比下降73.67%。公司积极响应数字政府、数字人社以及数据要素相关政策倡导,积极参与全国各地政务服务数字化升级项目的实施。公司业务档案一体化业务在广东、青海、江西、江苏、浙江、湖南、甘肃、福建、河南等地实施应用,公司携手部分省、市人社部门和政务中心,探索基于社保业务受办分离现状的“一窗式”改革,采用“标准+软件+人工服务”的模式,推进“项目建设模式”向“项目运营模式”的转变,在取得客户授权的前提下,按照客户需求聚合档案数字资源,提供全新的场景化、便捷高效的电子档案创新管理利用模式,为全面激发人社领域数据要素潜能奠定基础,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公司生产工艺先进、从业经验丰富、客户资源优质,核心竞争力突出公司打造智能卡多样化产品矩阵,竞争优势明显。在金融领域,公司取得了中国银联、Visa、MasterCard、美国运通、JCB、大莱等国内外六大金融卡安全组织的认证。公司为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信社等200 余家银行单位提供借记卡、贷记卡、自助制卡设备、智慧金融终端等产品与服务,始终保持国内银行 IC 卡领域的市场优势地位。公司为各大银行提供 IC 卡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到出货售后的一条龙服务,多款原创设计产品实现了全市场首发,多个项目为国内全市场独家发行。在社保领域,近十年以来,公司社保卡销售量占当年新增社保卡持卡人数的比例较高,稳居社保卡细分领域龙头地位。在通信领域,公司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广电等四大移动通信运营商提供通信卡、物联网卡等产品,主要产品中标份额始终保持第一梯队。在数字人民币相关产品与技术服务领域,公司在数字人民币用户侧、受理侧、系统侧具备较为领先的产品技术与研发能力,密切配合运营机构和行业应用方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亮点工程,加入“青岛数字金融产业联盟”,参与多个全国首创、首发、首批数币试点项目,提供深圳市深圳通有限公司联合多方推出的国内首创“数字人民币联名卡”、青岛轨交“无网无电”支付的数字人民币SIM 卡硬钱包、成都大运会徽章主题硬钱包等,积极推动数字人民币在普惠金融、跨境支付、民生保障、交通出行、零售交易等领域的应用场景落地,深度参与我国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建设。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公司作为智能卡行业的领军企业,生产工艺先进、从业经验丰富、客户资源优质;在第三代社保卡换卡、数字人民币持续推广的背景下,未来有望持续受益;通信领域同样充满机遇,叠加数字身份、数字货币应用的通信产品和方案前景广阔。预计公司23-25 年归母净利润为2.02/2.22/2.40 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社保和金融支付行业电子化趋势带来的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新技术研发及商业应用不达预期;股东减持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