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件概述
2021 年8 月28 日,公司发布2021 年半年度业绩公告,2021 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6.25 亿元,同比增长39.02%;归母净利润3.87 亿元,同比增长30.3 %;扣非归母净利润3.16 亿元,同比增长76.19%。其中,21Q2 单季度实现营收24.92 亿元,同比增长17.22%;归母净利润3.35 亿元,同比增长3.05%。
二、分析与判断
营收高增长,毛利率略有下降,现金流逐步改善收入端:分业务,2021H1 瓷质有釉砖、瓷质无釉砖、卫生陶瓷和卫浴产品业务收入分别为26.65/4.12/2.83/1.77 亿元,同比+53.4%/-9.6%/+22.5%/+46.3%,除瓷质无釉砖均实现高增长。毛利率方面,2021H1 公司综合毛利率为29.52%,同比下降2.9 个百分点,主要系新收入准则对运输费用的统计口径变化及煤炭等成本增加所致,若统一按新收入准则计,本报告期公司整体毛利率较去年同期增长0.95%;其中,瓷质有釉砖、瓷质无釉砖、卫生洁具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2.2%/29.8%/18.0%,同比-0.9%/-9.1%/-2.4%。营运及现金流,2020H1 应收账款周转率3.18,同比增长25.2%;收现比为13.19%,同比提升8.24 个百分点,环比提升9.95 个百分点,现金流情况逐步改善。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龙头企业受益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龙头企业受益。国内建筑陶瓷呈现“大市场,小企业”的竞争格局: 2020 年规模以上建筑陶瓷企业主营业务总收入为3111.2 亿元,市场规模大;但是,前十家陶瓷企业的集中度仅为18%,行业集中度较低。随着环保政策及房地产集采政策的推动,行业内中小企业加快退出,龙头公司凭借其渠道、产能和品牌优势抢占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2017-2020 年,全国净减少211 家陶瓷厂,504 条生产线,缩减幅度达到了全国陶瓷厂、生产线总量的15%。
“产能+渠道+品牌”三轮驱动,打造建陶行业领先企业产能布局全国:公司拥有广东佛山、清远、江门、高明、江西丰城、重庆永川、湖南澧县、山东淄博、山西垣曲和江西湖口等十二大瓷砖及卫浴生产基地,合计40 余条瓷砖及卫浴先进生产线;同时,公司具有全国布局的仓储物流网络,包括生产厂附近的中心仓、销售仓和特有的共享仓组成的仓储网络,能够有效降低运营成本与提高效率。渠道优势:经销渠道,公司拥有近2000 家经销商,其中瓷砖门店5317 家,卫浴门店1393家;工程渠道,公司与万科、碧桂园、保利、中海、华润等国内头部房地产商达成战略合作。品牌优势:“东鹏”在中国500 最具价值品牌中连续多年获世界品牌实验室认可为行业内最有价值品牌;此外,公司是北京2022 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瓷砖供应商。
三、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1-2023 年营收为89.4/111.7/136.0 亿元,归母净利润11.4/14.9/18.8 亿元,EPS 为0.97/1.27/1.60 元,对应PE 为15.2/11.6/9.2 倍。以可比公司蒙娜丽莎和帝欧家居2021 年10.7 倍的PE 为参考,考虑到公司强大的品牌优势及新产能陆续投放有望驱动未来几年业绩增长,因此,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四、风险提示:
煤炭、电力等成本提升的风险;疫情反复影响生产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