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摘要
深耕充电行业数年,与大客户携手同行
06 年起公司从OEM 过渡为ODM 模式,13 年开始自主研发快充等产品,下游应用以手机为主,后扩展至平板和其他智能设备。产能方面:拥有东莞、遂川、印尼、印度四大生产基地。客户方面:国内客户逐步升级为华为、VIVO、小米等主流品牌厂商,海外客户包括亚马逊、贝尔金、谷歌等。公司通过新增客户和业务,行业地位逐步上升,2017-19 年手机充电器销量1.5/1.8/1.9 亿只,标配充电器市占率达 7%、9%、10%。
品牌客户份额提升,拉动业绩快速增长
公司销售模式分为:“客户直接向公司下订单”(主要客户华为、VIVO、小米)和“通过方案公司下订单”(主要客户为亚马逊、Reliance)。公司17年起拓展VIVO、华为大客户,直接订单大幅增加,拉动业绩增长。17年起盈利能力和产能稳步提升,19年实现毛利4.8亿元,净利润2.2亿元,充电器产能达1.8亿只,产能利用率达96%。
未来布局:加码技术研发,持续产能扩张
公司上市以26.88元/股价格发行4520万股,共募集资金12.15亿元。募集资金主要用于产能扩张和研发投入。扩产方面:新增全自动充电器生产线,计划三年实现充电器产能1.39达亿只/年,可实现收入14.82亿元;新增无线充电器、智能快充生产线,实现产能分别达450万只/年、1200万只/年。研发方面:研发费用投入0.32亿元,主要开发快充、无线充电技术,目前PD、QC协议快充充电器及新型GaN适配器正在研发中。
行业:品牌商合力推动行业成长
根据我们测算,2022年整体有线充电器市场空间为1081亿元,其中快充986亿元,快充市场2020-22年CAGR为40%。充电器代工市场总体集中度较低,主要企业包括赛尔康、奥海科技、Dongyang E&P(韩国)、伟创力、飞宏科技、雅达电子、光宝科技等。
投资建议
未来三年快充渗透率提升推动行业快速成长,公司目前作为快充代工领域重要参与者,受益于行业高景气度。预计20-22 年公司收入31/43/61 亿元,归母净利润3.8/6.0/8.4 亿元,对应估值42/27/19 倍,参考SW 电子2020/09/01 最新估值61 倍,我们认为低估,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自主品牌开拓进度不及预期,疫情控制不及预期,快充渗透率不及预期。